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企业管理论文

关系嵌入性、企业吸收能力对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以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12-14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问题的提出第13-14页
   ·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关系嵌入性第15页
     ·企业吸收能力第15-16页
     ·组织间知识转移第16页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第16-18页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18-20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创新点第20-21页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评述第21-39页
   ·知识基础观理论及研究评述第21-30页
     ·知识的内涵第21-24页
     ·知识基础观理论第24-29页
     ·知识基础观与知识转移第29-30页
   ·网络嵌入性理论及研究评述第30-34页
     ·网络嵌入性的内涵第30-32页
     ·网络嵌入性的分类第32页
     ·关系嵌入性第32-34页
   ·吸收能力理论及研究评述第34-38页
     ·吸收能力的内涵及构面第34-36页
     ·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第36-37页
     ·吸收能力与组织间知识转移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理论模型构建第39-51页
   ·关系嵌入性对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第39-42页
     ·联结强度与组织间知识转移第39-40页
     ·联结质量与组织间知识转移第40-42页
   ·企业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第42-49页
     ·引入企业吸收能力的必要性第43-44页
     ·企业吸收能力与组织间知识转移第44-47页
     ·对关系嵌入性与组织间知识转移关系的中介作用第47-49页
   ·关系嵌入性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机制模型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研究设计第51-67页
   ·问卷设计的原则和过程第51页
   ·变量的设计与测量第51-55页
     ·关系嵌入性与测量第52-53页
     ·企业吸收能力与测量第53-54页
     ·组织间知识转移与测量第54-55页
     ·控制变量与测量第55页
   ·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第55-57页
     ·样本的选取第55-56页
     ·数据的收集第56-57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57-62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58-61页
     ·结构方程的建模第61-62页
   ·小样本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第62-66页
     ·小样本数据的收集与描述第62页
     ·小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2页
     ·小样本量表的检验第62-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67-98页
   ·样本描述性统计与调查方法偏差分析第67-72页
     ·样本描述性统计第67-71页
     ·调查方法偏差分析第71-72页
   ·变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CFAs)第72-83页
     ·企业吸收能力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第72-75页
     ·关系嵌入性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第75-78页
     ·知识转移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第78-79页
     ·所有变量的整体验证性因子分析第79-83页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第83-91页
     ·初始模型构建第84-88页
     ·变量间因果路径分析第88-89页
     ·中介效用的分析和检验第89-90页
     ·模型的稳健性检验第90-91页
   ·分析与讨论第91-97页
     ·实证研究的整体结果第91-93页
     ·联结强度对组织间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分析第93-94页
     ·联结质量对组织间知识转移的作用机制分析第94-95页
     ·控制变量的讨论第95-96页
     ·追加的讨论:关系嵌入层级第96-97页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98-105页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98-104页
     ·研究结论第98-101页
     ·管理启示第101-104页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9页
附录第109-115页
 附录 A:访谈提纲第109-110页
 附录 B:本研究的调查问卷第110-113页
 附录 C:小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第113-114页
 附录 D:大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第114-11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织支持视角下员工压力与工作绩效研究--以山东省煤炭企业为例
下一篇:自我建构对低碳消费决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