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志愿服务—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探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9页
   ·选题的背景第10-12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选题目的第12页
     ·选题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国内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8-19页
2 志愿服务概述第19-31页
   ·相关概念阐释第19-20页
     ·志愿者的内涵第19页
     ·志愿服务的内涵第19-20页
   ·志愿服务的特征第20-21页
     ·自愿行为第20页
     ·无报酬的奉献行为第20-21页
     ·社会集体参与的行为第21页
     ·全面而多样化的行为第21页
   ·志愿服务的精神解读第21-22页
   ·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第22-28页
     ·古代的志愿文化第22-24页
     ·我国志愿服务的兴起和发展第24-27页
     ·我国志愿组织类型第27-28页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概述第28-31页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过程第28-29页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域第29-31页
3 志愿服务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第31-46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内涵及发展第31-36页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内涵第31-32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第32-36页
   ·开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必要性第36-38页
     ·适应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客观需要第36-37页
     ·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建设存在问题的内在需求第37-38页
   ·志愿服务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的可行性第38-41页
     ·志愿服务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第38-39页
     ·志愿服务内化道德规范,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第39-40页
     ·志愿服务的实践特征,利于理论和实践结合第40页
     ·志愿服务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易于大学生接受第40-41页
     ·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具有重合性,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第41页
   ·志愿服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的重要作用第41-46页
     ·志愿服务有效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第41-42页
     ·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方式第42-46页
4 高校志愿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第46-55页
   ·志愿服务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存在的问题第46-49页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第46-47页
     ·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不够高第47页
     ·志愿组织机制和长期规划不完善第47-48页
     ·高校志愿服务行政化、功利化色彩浓厚第48-49页
     ·志愿服务基地发展滞后第49页
   ·完善高校志愿服务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的对策思考第49-55页
     ·政府加大对高校志愿服务的扶持和指导力度第49-51页
     ·社会给予高校志愿服务充分的认同和支持第51-52页
     ·高校领导提高重视程度,各部门密切配合第52-53页
     ·加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机制建设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社会心理看应急法治建设的实现途径
下一篇:RFID阅读器在基于SAW传感器的TPMS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