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从社会心理看应急法治建设的实现途径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理论意义第10页
     ·现实意义第10-11页
   ·选题的背景第11-16页
     ·社会心理方面的研究第11-12页
     ·应急法治方面的研究第12-16页
   ·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16页
2 群体心理与群体性事件第16-21页
   ·群体行为是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行为第16-18页
     ·群体心理的概念和特征第16-17页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关系第17-18页
   ·群体性事件是特殊的群体行为第18-21页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和特征第18-20页
     ·群体性事件与群体行为的关系第20-21页
3 社会心理在应急法治中的作用机理第21-41页
   ·法治意识培养过程中的社会心理第21-26页
     ·社会化与法治意识培养第21-23页
     ·图式与法治意识的培养第23-25页
     ·传统法律心理与法治意识的培养第25-26页
   ·应急法制建设过程中的社会心理第26-29页
     ·社会角色与应急法制建设第27页
     ·群体决策与应急法制建设第27-28页
     ·群体互动与应急法制建设第28-29页
   ·应急机制建设过程中的社会心理第29-35页
     ·预防和应急准备第30-33页
     ·监测与预警第33页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第33-35页
   ·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社会心理第35-40页
     ·情绪的解析第35-36页
     ·从众第36-37页
     ·去个体化第37-38页
     ·侵犯行为第38-39页
     ·态度的转变第39-40页
   ·突发事件善后过程中的社会心理第40-41页
     ·示范效应第40-41页
     ·法不责众第41页
4 我国的应急法治建设现状第41-50页
   ·应急法治的应然与实然第42-44页
     ·应急法治的概念和内涵第42页
     ·应急法治的应然和实然第42-44页
     ·应急法治的应然与实然的辩证关系第44页
   ·我国应急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其分析评价第44-50页
     ·我国应急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第45-48页
     ·我国应急法治建设的不足第48-50页
5 从社会心理角度寻找应急法治建设的实现途径第50-60页
   ·社会心理与应急法治建设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50-53页
     ·社会心理与应急法治建设结合的必要性第50-52页
     ·社会心理与应急法治建设结合的可行性第52-53页
   ·应急法治建设的具体实现途径第53-60页
     ·重视社会化过程,加强应急法治意识培养第53-54页
     ·发挥群体优势,进一步完善应急法律制度第54-55页
     ·掌握社会心理状况,进一步畅通应急运行机制第55-57页
     ·利用社会心理规律,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第57-59页
     ·依法善后处理,树立良好示范第59-60页
结语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法律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限度
下一篇:志愿服务—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