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水文学视野下的京杭大运河景观格局考证与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14页
     ·研究背景第9-11页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研究对象和方法第14-17页
     ·京杭大运河的定义与研究范围第14-15页
     ·研究时段的选取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论文研究目标与结构第17-19页
     ·论文结构第17-18页
     ·论文研究目标第18-19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9-21页
第二章 :不同时代背景下大运河的嬗递第21-65页
   ·春秋至南北朝时期战争背景下运河的局部出现第21-37页
     ·春秋时期五霸战争与吴越运河第22-27页
     ·战国时期七雄战争与沟通黄淮的鸿沟第27-32页
     ·三国时期曹袁战争与河北运河第32-37页
   ·隋代到宋朝中央集权背景下运河的整体形成第37-51页
     ·隋朝统一全国与(东西)大运河的贯通第38-46页
     ·宋代北南两朝与大运河的兴衰第46-51页
   ·元代至清朝民族统一背景下运河的格局转变第51-64页
     ·元代政治经济格局与元代大运河格局”弃弓走弦“的转变第51-59页
     ·明清“避黄通运”治运思想下运河的繁荣第59-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三章 黄河以北华北平原大运河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第65-95页
   ·运河开凿前黄河北侧华北平原的河运地理第65-70页
     ·华北平原运河开凿前黄河河道的变迁第65-67页
     ·太行山山脉流出的河流第67-68页
     ·燕山山脉流出的河流第68页
     ·运河开凿前华北平原的水网系统第68-69页
     ·华北平原的湖泊池藻第69-70页
   ·不同历史时期华北平原上运河的(水系)景观格局第70-84页
     ·运河开凿前华北平原的水网格局第70-72页
     ·三国时期华北平原上运河的水系景观格局第72-76页
     ·隋朝华北平原上运河的水系景观格局第76-80页
     ·唐朝华北平原上运河的水系景观格局第80-82页
     ·北宋华北平原上运河的水系景观格局第82-84页
   ·华北平原运河景观空间结构演变的定量分析与研究第84-93页
     ·河流廊道景观空间结构度量的原理与方法第85-87页
     ·华北平原运河景观空间结构演变的定量分析与研究第87-93页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四章 王朝时期黄淮平原大运河景观格局的演变研究第95-122页
   ·黄淮平原的河运地理第95-97页
   ·人文地理环境巨大变迁下黄淮平原运河景观格局的演变及分析第97-108页
     ·秦汉东西政治经济格局与黄淮运河的景观格局第97-100页
     ·隋唐宋时期政治中心东迁与黄淮运河的景观格局第100-105页
     ·元明清时期南北政治经济格局与黄淮运河的景观格局第105-108页
     ·不同人文地理环境下黄淮运河景观格局的比较分析第108页
   ·元明清时期山东运河景观空间格局演变的定量分析与研究第108-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五章 王朝时期大运河淮河以南运段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第122-157页
   ·不同历史时期大运河淮江段的景观格局第122-141页
     ·春秋时期大运河淮江段的景观格局第122-123页
       ·西汉时期大运河淮江段的景观格局第123-125页
       ·东汉时期大运河淮江段的景观格局第125页
     ·东晋时期大运河淮江段的景观格局第125-126页
     ·隋朝大运河淮江段的景观格局第126-128页
     ·唐朝大运河淮江段的景观格局第128-129页
     ·宋朝大运河淮江段的景观格局第129-131页
     ·明朝大运河淮江段的景观格局第131-133页
     ·清朝大运河淮江段的景观格局第133-141页
   ·淮南地区运河景观空间格局演变的定量分析与研究第141-156页
     ·人文地理环境变迁对淮南地区运河景观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第141-146页
     ·水文地理环境变迁对淮南地区运河景观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第146-156页
 本章小结第156-157页
第六章 王朝时期大运河江南运段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第157-169页
   ·江南运河的地理背景第157-161页
     ·江南运河的自然地理环境第157-160页
     ·江南运河的人文地理环境第160-161页
   ·江南运河景观格局的发展与演变第161-166页
     ·隋朝江南运河的景观格局第161-163页
     ·隋后江南运河北段运道景观格局的发展第163-166页
   ·江南运河富有特色的驳岸钎道第166-168页
 本章小结:第168-16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69-175页
   ·结论第169-173页
   ·展望第173-175页
参考文献第175-18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83-184页
 参加科研项目第183页
 获奖情况第183-184页
致谢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成化汽车产品保证服务模式与运营方法研究
下一篇:从空间到场所--城市化背景下场所认同的危机与重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