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1页
序言第11-21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一)国内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第12-17页
  (二)国外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第17-18页
  (三)国内外研究评论第18-19页
 三、 研究的方法、目标和基本框架第19-20页
  (一)研究的方法第19页
  (二)研究的目标第19页
  (三)研究的基本框架第19-20页
 四、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20-21页
  (一)研究重点第20页
  (二)研究难点第20页
  (三)创新点第20-21页
上篇:总论篇第21-71页
 第一章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基础理论第21-36页
  第一节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概念界定第21-24页
   一、 高等教育资源的内涵及属性第21-22页
   二、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第22-24页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重大意义第24-26页
   一、 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第24页
   二、 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化和市场化,缓解学生就业难问题第24-25页
   三、 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第25页
   四、 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素质的可持续提高,加快人力资源的转化第25-26页
  第三节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基础理论第26-36页
   一、 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相关基础理论第26-30页
   二、 西方经济学说中的相关基础理论第30-36页
 第二章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历程和主要成绩第36-48页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历程第36-40页
   一、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动因第36-37页
   二、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历程第37-40页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主要成绩第40-48页
   一、 初步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地方统筹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第41页
   二、 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第41-42页
   三、 初步形成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并存的教育投入体制第42-44页
   四、 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第44-45页
   五、 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第45-46页
   六、 初步形成了面向市场自主择业的就业体系第46-48页
 第三章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48-56页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8-52页
   一、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关系未理顺第48-49页
   二、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规模效益待提高第49页
   三、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结构布局不均衡第49-50页
   四、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效率现冲突第50-51页
   五、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投入量仍显不足第51-52页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第52-56页
   一、 官本位的行政化体制,是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体制原因第52-53页
   二、 教育发展方式的粗放,是造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现实原因第53-54页
   三、 高等教育理念的滞后,是引发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思想原因第54-56页
 第四章 主要发达国家及俄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经验和启示第56-62页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及俄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经验第56-59页
   一、 美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经验第56-57页
   二、 德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经验第57-58页
   三、 日本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经验第58页
   四、 俄国高等资源教育配置的主要经验第58-59页
  第二节 国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59-62页
   一、 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的资源配置规划第59-60页
   二、 健全社会参与监督管理高校的机制第60页
   三、 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的制度建设第60-61页
   四、 鼓励各高校在特色办学中追求发展第61-62页
 第五章 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原则和对策第62-71页
  第一节 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基本原则第62-66页
   一、 一般性原则第62-64页
   二、 特殊性原则第64-66页
  第二节 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对策建议第66-71页
   一、 构建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新型体制第66-68页
   二、 转变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实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国家战略第68-69页
   三、 彻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第69-71页
下篇:分论篇第71-105页
 第六章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专题分析及政府角色定位第71-85页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专题分析第71-82页
   一、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规模效益分析第71-75页
   二、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结构布局分析第75-79页
   三、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效率分析第79-82页
  第二节 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中的角色定位第82-85页
   一、 政府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推动者第83页
   二、 政府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的设计者第83-84页
   三、 政府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市场的培育者第84页
   四、 政府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矛盾的调节者第84-85页
 第七章 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着力点第85-93页
  第一节 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主要任务第85-88页
   一、 建立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多元参与机制第85-86页
   二、 扩大明确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分配教育资源的权限第86页
   三、 加大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实践力度第86-87页
   四、 加快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法律体系的步伐第87-88页
  第二节 深化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着力点第88-93页
   一、 构建以改善民生为基石的现代教育公共治理体制第88-89页
   二、 构建多种形式协调科学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新格局第89-90页
   三、 构建适应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教育对外开放体制第90页
   四、 构建能力本位和有利于人才辈出的人才培养体制第90-93页
 第八章 深化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第93-105页
  第一节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93-97页
   一、 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相对落后第93-94页
   二、 公立高校产权不明晰第94-96页
   三、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空间不足第96-97页
  第二节 妥善处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中的遗留问题第97-100页
   一、 进一步明晰公办高校的教育产权第97-98页
   二、 落实民办与公办高校的同等地位第98页
   三、 明确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的去向第98-99页
   四、 加快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政策第99-100页
  第三节 重构高等教育国有资产产权新体制第100-103页
   一、 重建高等教育国有资产管理结构第100-101页
   二、 重建高等教育国有资产运营体系第101-102页
   三、 对高校国有资产试推行股份制运营第102页
   四、 构建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产权体制第102-103页
  第四节 优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第103-105页
   一、 尽快明确民办学校事业法人身份第103页
   二、 稳步落实民办高校的法人财产权第103-104页
   三、 切实给予民办高校投资合理回报第104页
   四、 依法规范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第104-105页
结语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1页
后记第111-11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党的中心工作问题的认识
下一篇:世界金融地理层级性及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