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党的中心工作问题的认识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3页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中心工作问题的重要性第13-25页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工人阶级政党中心工作问题及其重要性的论述第13-21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第13-16页
  (二) 列宁的论述第16-18页
  (三) 斯大林的论述第18-21页
 二、 中心工作在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21-25页
  (一) 中心工作是完成党在不同阶段历史任务的集中体现第21页
  (二) 党的中心工作对其他各项工作的推动第21-23页
  (三) 党的其它工作都要围绕中心工作来进行第23-25页
第二章 从党的创立到土地革命战争中期对党的中心工作问题的认识第25-47页
 一、 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的认识第25-33页
  (一) 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第25-27页
  (二) 实行国共合作,促进革命发展第27-30页
  (三) 支持和推动北伐战争第30-31页
  (四) 同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进行斗争第31-33页
 二、 土地革命战争前期的认识第33-42页
  (一) 八七会议后对党的中心工作的认识第33-35页
  (二) 中共六大在党的中心工作问题上的得失第35-38页
  (三) 中央领导机关“以城市为中心”的主张第38-40页
  (四) 毛泽东“以农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第40-42页
 三、 土地革命战争中期的认识第42-47页
  (一) “以城市为中心”的继续坚持第42-44页
  (二) 毛泽东对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关系的论述第44-47页
第三章 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到建国前对党的中心工作的认识第47-71页
 一、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的认识第47-53页
  (一) 遵义会议对党在当时的中心工作的认识第47-49页
  (二) 瓦窑堡会议,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第49-51页
  (三) 从“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第51-53页
 二、 抗日战争时期认识第53-62页
  (一) 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第53-56页
  (二) 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第56-58页
  (三) 克服困难,巩固解放区第58-60页
  (四) 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第60-62页
 三、 解放战争时期的认识第62-71页
  (一) 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第62-64页
  (二) 以革命战争打败反革命战争第64-66页
  (三) 夺取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第66-68页
  (四) 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第68-71页
第四章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党的中心工作问题的认识第71-97页
 一、 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认识第71-77页
  (一) 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第71-73页
  (二)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第73-74页
  (三)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第74-77页
 二、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认识第77-88页
  (一) 中共八大对党的中心工作的正确认识第77-80页
  (二) 毛泽东关于党的中心工作的正确思想第80-83页
  (三) 毛泽东对我国主要矛盾的错误论断第83-86页
  (四) “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并行第86-88页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认识第88-97页
  (一) 毛泽东对我国“阶级斗争”的严重估计第88-90页
  (二) 毛泽东和党中央关于“阶级斗争”的一系列论述和规定第90-92页
  (三) 邓小平关于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思想第92-94页
  (四) 毛泽东对“阶级斗争”问题的进一步强调第94-97页
第五章 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党的中心工作问题认识的历史评价第97-117页
 一、 对党的中心工作问题的正确认识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第97-105页
  (一)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发展第97-101页
  (二)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01-103页
  (三) 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意义第103-105页
 二、 对党的中心工作的错误认识产生的原因分析第105-112页
  (一) 对俄国革命经验的照搬第105-107页
  (二) 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估计第107-109页
  (三) 对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不正确认识第109-110页
  (四)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论述的教条式理解第110-112页
 三、 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党的中心工作问题认识的现实启示第112-117页
  (一) 必须正确认识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心工作第112-113页
  (二) 必须反对任何形式的主观主义倾向第113-114页
  (三)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第114-115页
  (四) 必须正确认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第115-117页
结语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俄罗斯货物贸易结构研究
下一篇: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