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认识的演变研究(1921-1949)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国民革命时期第12-33页
 第一节 国共合作前,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第12-24页
  一、 中国共产党最初对其他党派采取“攻击”政策的内外因素第12-14页
  二、 共产国际对中国“东方战略”的实施第14-15页
  三、 共产国际对三民主义的认识与解释第15-17页
  四、 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认识的转变及对孙中山的帮助第17-21页
  五、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形成第21-24页
 第二节 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对新三民主义的政策变化第24-30页
  一、 孙中山逝世前,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三民主义的认识第24-26页
  二、 中国共产党人与戴季陶主义的斗争第26-28页
  三、 戴季陶主义出笼后,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理论态度的转变第28-30页
 第三节 国共合作前后,中国共产党认识与实践三民主义的特点第30-33页
第二章 土地革命时期第33-54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否定”三民主义第33-47页
  一、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内部对三民主义认识的分化第34-39页
  二、 中国共产党“否定”三民主义的前因后果第39-44页
  三、 中国共产党人对三民主义的批判第44-47页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重提”三民主义第47-51页
  一、 中国共产党“重提”三民主义之经过第47-48页
  二、 中国共产党重提三民主义之前因后果第48-51页
 第三节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对三民主义认识变化的特点第51-54页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第54-82页
 第一节 三民主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第54-59页
  一、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内民主派、爱国将领为恢复孙中山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所进行的努力第54-57页
  二、 抗战之初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关系认识的变化第57-59页
 第二节 国共两党的抗日纲领与三民主义第59-62页
 第三节 国共两党围绕三民主义的论战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第62-78页
  一、 国共“三民主义”论战之源起第62-67页
  二、 国共论战之经过第67-77页
  三、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第77-78页
 第四节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三民主义共和国”构想第78-80页
 第五节 三民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第80-82页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第82-93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结束后全面实现三民主义的建国构想第82-85页
  一、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构想的提出第82-83页
  二、 联合政府是中共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权形态第83-84页
  三、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对三民主义的超越第84-85页
 第二节 抗战胜利前后,中共逐渐很少言及三大政策的原因第85-88页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超越第88-93页
  一、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第88-90页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的提出第90-91页
  三、 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三民主义政策的一点思考第91-93页
结语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1页
后记第101-102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社会秩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