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背景及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板厚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0-13页 |
·人工操作阶段 | 第10-11页 |
·常规自动调整阶段 | 第11页 |
·计算机控制阶段 | 第11-12页 |
·网络化控制应用阶段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2章 本钢板厚控制基本构成与原理 | 第15-29页 |
·AGC的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轧机弹跳与弹跳方程 | 第15-16页 |
·轧件的塑性方程和塑性曲线 | 第16-17页 |
·轧机的弹塑性曲线图 | 第17页 |
·本钢轧机AGC系统主要的控制方式和原理 | 第17-23页 |
·测厚仪式AGC | 第18-21页 |
·厚度计式AGC(GM-AGC) | 第21-23页 |
·引起厚度波动的原因及规律 | 第23-28页 |
·引起带钢厚度波动的原因 | 第23-24页 |
·带钢厚度变化的基本规律 | 第24-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Smith预估控制策略在本钢AGC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 第29-43页 |
·测厚仪式AGC缺点的仿真研究 | 第29-32页 |
·测厚仪式AGC的原理 | 第30页 |
·测厚仪式AGC仿真分析 | 第30-32页 |
·Smith预估控制策略简介 | 第32-35页 |
·Smith预估策略在测厚仪式AGC中的应用分析 | 第35-41页 |
·被控对象模型 | 第35-37页 |
·采用Smith预估策略的测厚仪式AGC的仿真分析 | 第37-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参数自整定模糊PI控制在本钢AGC中应用的研究 | 第43-61页 |
·PI控制思想 | 第43-44页 |
·模糊控制方法 | 第44-46页 |
·模糊控制简介 | 第44-45页 |
·模糊控制系统组成 | 第45页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思想 | 第45-46页 |
·模糊PI控制器的设计 | 第46-55页 |
·AGC模糊PI控制系统结构 | 第46-47页 |
·模糊PI控制器的输入量的模糊化 | 第47-48页 |
·模糊PI控制器隶属函数的描述 | 第48-50页 |
·模糊PI控制器的控制规则 | 第50-51页 |
·模糊PI控制器输出量的反模糊化 | 第51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1-55页 |
·模糊PI控制算法在轧机厚度控制中的改进研究 | 第55-59页 |
·模糊PI控制的不足 | 第55-56页 |
·模糊PI控制的改进方案 | 第56页 |
·改进模糊PI控制的性能仿真 | 第56-59页 |
·参数选择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工作总结 | 第61页 |
·研究展望 | 第61-63页 |
·算法实现的展望 | 第61-62页 |
·控制参数的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