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导论 | 第10-20页 |
·问题提出 | 第10-12页 |
·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需要 | 第10-11页 |
·激烈竞争环境的现实需要 | 第11页 |
·大学自身发展的长远需要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基本概念 | 第18-20页 |
2 我国重点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0-31页 |
·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系统论 | 第20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学科建设与发展相关理论 | 第21页 |
·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21-24页 |
·与重点学科的关系 | 第22-23页 |
·与特色学科的关系 | 第23页 |
·与非优势学科的关系 | 第23-24页 |
·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24-27页 |
·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第27-28页 |
·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 第28-31页 |
3 我国重点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31-43页 |
·优势学科发展取得的成就 | 第31-35页 |
·优势学科规模不断扩大 | 第31页 |
·学科水平排名始终处于前列 | 第31-32页 |
·学科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 第32-33页 |
·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 第33-34页 |
·研究生科研创新质量不断提升 | 第34页 |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加深 | 第34-35页 |
·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 第35页 |
·优势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43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9页 |
·原因分析 | 第39-43页 |
4 国内外重点大学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 | 第43-58页 |
·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学科 | 第43-47页 |
·独具特色的学科文化 | 第44页 |
·凝练学科优势与特色 | 第44页 |
·重视改造提升传统学科 | 第44-45页 |
·广纳精英人才 | 第45页 |
·建立优质资源共享的教学科研平台 | 第45-46页 |
·重视交叉互补人才培养 | 第46页 |
·重视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 第46页 |
·注重以服务社会促进学科发展 | 第46-47页 |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 | 第47-50页 |
·凝练特色学科研究方向 | 第47-48页 |
·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 | 第48页 |
·完善教学科研基础条件 | 第48页 |
·注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 第48-49页 |
·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 第49页 |
·拓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 第49-50页 |
·以学科基地为依托服务社会 | 第50页 |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 | 第50-53页 |
·培植学科优势与特色 | 第50-51页 |
·构建优质学科创新团队 | 第51页 |
·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 第51页 |
·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第51-52页 |
·构建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 第52页 |
·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 | 第52页 |
·以产学研推相结合为桥梁服务社会 | 第52-53页 |
·国内外重点大学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第53-58页 |
·凝练学科优势与特色 | 第53页 |
·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 第53-54页 |
·构建优势学科群 | 第54页 |
·提升学科队伍整体质量 | 第54-55页 |
·重视研究生教育创新质量 | 第55页 |
·构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 | 第55-56页 |
·拓展经费筹措渠道 | 第56-57页 |
·加强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 第57页 |
·推动产学研推一体化 | 第57-58页 |
5 我国重点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 第58-79页 |
·构筑特色研究领域和方向 | 第58-59页 |
·提升学术队伍整体实力和水平 | 第59-62页 |
·培植学科带头人 | 第59-61页 |
·创新学科团队 | 第61页 |
·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 第61-62页 |
·强化学科平台建设 | 第62-64页 |
·搭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 | 第62-63页 |
·构建产学研推一体化基地 | 第63-64页 |
·提升国际化水平 | 第64-65页 |
·提升优秀学科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 第64-65页 |
·提升科研的国际化水平 | 第65页 |
·提升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 第65页 |
·增强服务“三农”服务社会能力 | 第65-67页 |
·加深科研与区域“三农”的契合度 | 第66页 |
·开展优势学科师生下基层活动 | 第66-67页 |
·培植可持续发展学科文化 | 第67-68页 |
·制定优势学科战略规划 | 第68-71页 |
·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 第69-70页 |
·促进三类科学研究有机结合 | 第70-71页 |
·拓展经费筹措渠道 | 第71-74页 |
·成立优势学科专项基金 | 第72页 |
·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 第72页 |
·增强自主筹措资金能力 | 第72-73页 |
·加强优势学科捐赠与捐赠基金建设 | 第73-74页 |
·创新优势学科管理体系 | 第74-79页 |
·构建明晰优势学科组织结构 | 第74-76页 |
·建立开放人本管理模式 | 第76-77页 |
·建立优势学科风险预警管理系统 | 第77-78页 |
·构建优势学科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式 | 第78-79页 |
6 结语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附录1 部属农业院校3次国家级重点学科评审结果 | 第85-86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6-87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