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以最近几个案例为视角的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言第9-10页
第一章 交通肇事罪研究的逻辑起点第10-20页
 第一节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第10-17页
  一、交通肇事罪主体第10-11页
  二、交通肇事罪客体第11-12页
  三、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第12-15页
  四、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第15-17页
 第二节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第17-19页
  一、划清交通肇事罪与非罪的界限第17-18页
  二、划清交通肇事罪与其他几种罪的界限第18-19页
 第三节 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第19-20页
  一、刑法对交通肇事罪处罚的相关规定及理解第19-20页
第二章 交通肇事后单纯逃逸行为的学理探究第20-25页
 第一节 "逃逸"的理性解说第20-21页
  一、笔者对"逃逸"不同观点的评析第20-21页
 第二节 "逃逸"的本质和功能第21-23页
  一、"逃逸"行为的本质第21-22页
  二、故意犯罪后的逃跑与交通肇事后的逃逸的区别第22-23页
 第三节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第23-24页
  一、逃逸行为是发生在交通肇事之后第23页
  二、主观上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第23-24页
  三、发生交通事故后逃离事故现场第24页
 第四节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罚第24-25页
  一、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第24页
  二、作者的观点第24-25页
第三章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学理探究第25-29页
 第一节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概念解说第25-26页
  一、学者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不同观点和看法第25-26页
  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刑事处罚第26页
 第二节 交通肇事罪的转化第26-29页
  一、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认定第26-27页
  二、对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进一步探究第27-29页
第四章 交通肇事罪完善对策的理性建构第29-34页
 第一节 将交通活动中的危险违法行为犯罪化第29-31页
  一、交通活动中的危险违法行为犯罪化的立法基础第29-30页
  二、交通活动中的危险违法行为犯罪化的意义第30-31页
 第二节 增设罚金刑第31页
  一、国外罚金刑的相关规定第31页
  二、对交通肇事罪设罚金刑的意义第31页
 第三节 降低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标准第31-32页
  一、我国交通肇事罪构成标准第31-32页
  二、国外相关规定及扩大交通肇事罪处罚范围的建议第32页
 第四节 将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独立犯罪化第32-34页
  一、刑法第133条和《解释》对于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规定存在明显的弊端第32-33页
  二、国外立法的一般规定及我国的立法论争第33-34页
  四、对逃逸行为独立犯罪化的立法设计第34页
结束语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致谢第39-4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权利行使过程中的敲诈勒索
下一篇: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