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6页 |
(一) 权利行使过程中敲诈勒索的典型案件 | 第11-12页 |
(二) 理论上关于权利行使过程中敲诈勒索行为定性的争议 | 第12-13页 |
(三) 实践中对权利行使过程中敲诈勒索主观目的与客观行为的争议 | 第13-16页 |
二、域外对权利行使过程中敲诈勒索行为的刑法评价 | 第16-22页 |
(一) 英国对权利行使中敲诈勒索的刑法评价 | 第16-17页 |
(二) 美国对权利行使中敲诈勒索的刑法评价 | 第17-18页 |
(三) 德国对权利行使中敲诈勒索的刑法评价 | 第18-20页 |
(四) 日本对权利行使中敲诈勒索的刑法评价 | 第20-22页 |
三、权利行使过程中敲诈勒索行为定性的理论根据——敲诈勒索罪的保护法益 | 第22-36页 |
(一) 德、日、中三国关于敲诈勒索罪保护法益之学说 | 第23-32页 |
(二) 敲诈勒索罪保护法益之学说对权利行使中敲诈勒索行为的不同定性 | 第32-36页 |
四、对权利行使过程中敲诈勒索行为的认识 | 第36-49页 |
(一) 敲诈勒索中目的和行为的四个组合性质 | 第36-43页 |
(二) 对权利行使中敲诈勒索行为主观目的、客观行为及侵害法益的认识 | 第43-47页 |
(三) 对华硕电脑索赔案的认识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