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19页 |
前言 | 第19-47页 |
1 禽流感的流行现状 | 第19-21页 |
2 禽流感病毒的理化特性 | 第21-28页 |
·形态与结构 | 第21-22页 |
·病毒编码的蛋白及其功能 | 第22-28页 |
·血凝素(Hemagglutinin,HA) | 第22-24页 |
·核蛋白(Nucleoprtein,NP) | 第24-25页 |
·神经氨酸酶(Nueraminidase,NA) | 第25-26页 |
·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 | 第26页 |
·聚合酶(Polymerase) | 第26-27页 |
·非结构蛋白(Non-structrue protein,NS) | 第27-28页 |
3 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 | 第28-32页 |
·病毒复制与致病性的关系 | 第29-30页 |
·病毒蛋白与致病性的关系 | 第30-32页 |
4 禽流感病毒与细胞凋亡 | 第32-37页 |
·细胞凋亡 | 第32-33页 |
·病毒感染诱导细胞凋亡 | 第33页 |
·禽流感病毒与细胞凋亡 | 第33-37页 |
·凋亡相关结构 | 第34-35页 |
·凋亡相关基因 | 第35-37页 |
5 禽流感病毒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第37-47页 |
·家禽的免疫系统及对病毒的免疫应答 | 第37-38页 |
·禽流感病毒免疫研究进展 | 第38-41页 |
·宿主免疫应答 | 第38页 |
·体液免疫反应 | 第38-39页 |
·细胞免疫 | 第39-41页 |
·禽流感病毒与免疫抑制 | 第41-47页 |
·免疫抑制及其危害 | 第41-42页 |
·病毒性免疫抑制病 | 第42页 |
·免疫抑制病毒造成免疫抑制的机理 | 第42-44页 |
·禽流感病毒与免疫抑制 | 第44-45页 |
·病毒性免疫抑制病的防制 | 第45-47页 |
研究内容 | 第47-108页 |
试验一 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 HA 基因变异分析 | 第47-6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7页 |
·材料 | 第47-48页 |
·主要仪器 | 第47-48页 |
·试剂 | 第48页 |
·引物设计 | 第48页 |
·方法 | 第48-57页 |
·病料的采集 | 第48-49页 |
·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 第49页 |
·病毒的蚀斑纯化 | 第49-50页 |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制备 | 第49页 |
·蚀斑纯化 | 第49-50页 |
·挑斑 | 第50页 |
·纯化代次 | 第50页 |
·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的测定 | 第50-51页 |
·HA 基因RT-PCR 扩增 | 第51-56页 |
·Trizol 法提取病毒总RNA | 第51页 |
·试剂和器材的DEPC 处理 | 第51页 |
·病毒基因组RNA 的提取和纯化 | 第51页 |
·RT-PCR | 第51-53页 |
·PCR 产物鉴定 | 第53页 |
·PCR 产物的纯化 | 第53-54页 |
·PCR 产物与pMD18-T Vector 连接、转化 | 第54-55页 |
·阳性克隆筛选 | 第55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及测序 | 第55-56页 |
·NA 基因的RT-PCR 扩增 | 第56-57页 |
2. 结果 | 第57-65页 |
·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 | 第57-58页 |
·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 第58-59页 |
·分离毒株纯化结果 | 第59页 |
·EID50测定结果 | 第59-60页 |
·RT-PCR 扩增HA 基因 | 第60-61页 |
·RT-PCR 扩增NA 基因 | 第61页 |
·HA 基因序列分析 | 第61-65页 |
3. 讨论 | 第65-69页 |
试验二 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的致病性研究 | 第69-9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9-75页 |
·材料 | 第69-70页 |
·病毒与实验动物 | 第6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69-70页 |
·方法 | 第70-75页 |
·试验动物分组 | 第70页 |
·荧光定量RT-PCR 检测禽流感病毒 | 第70-72页 |
·间接荧光免疫染色对流感病毒抗原定位 | 第72-73页 |
·病理组织学检察 | 第73-74页 |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 第73页 |
·H.E.染色方法 | 第73-74页 |
·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 第74页 |
·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对新城疫疫苗HI 抗体水平的影响 | 第74-75页 |
·试验分组与处理 | 第74页 |
·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对新城疫疫苗HI 抗体水平的影响 | 第74-75页 |
2 结果 | 第75-90页 |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 第75-76页 |
·荧光定量PCR 检测H9N2 流感病毒 | 第76-78页 |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 第78-80页 |
·病理组织学观察 | 第80-86页 |
·H9N2 流感病毒对SPF 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 第86-89页 |
·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对新城疫免疫后HI 抗体水平的影响 | 第89-90页 |
3 讨论 | 第90-95页 |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与荧光定量PCR 方法的应用 | 第90-92页 |
·病理组织学观察 | 第92页 |
·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 第92-94页 |
·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对新城疫免疫后HI 抗体水平的影响 | 第94-95页 |
试验三 H9N2 亚型流感病毒对鸡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第95-10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5-96页 |
·材料 | 第95-96页 |
·病毒 | 第95页 |
·试验动物 | 第9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95-96页 |
·方法 | 第96页 |
·试验动物分组 | 第96页 |
·流式细胞术分析T 淋巴细胞亚群 | 第96页 |
2 结果 | 第96-98页 |
3 讨论 | 第98-100页 |
试验四 H9N2 禽流感病毒对细胞凋亡和P53 、Bcl-2 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100-10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0-103页 |
·材料 | 第100-101页 |
·病毒与试验动物 | 第10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00-101页 |
·方法 | 第101-103页 |
·试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 第101页 |
·细胞凋亡的检测 | 第101页 |
·P53 和 Bcl-2 mRNA 表达水平的检测 | 第101-103页 |
·引物合成 | 第101-102页 |
·细胞总 RNA 的提取 | 第102页 |
·cDNA 合成 | 第102-103页 |
·PCR 扩增 | 第103页 |
·PCR 产物分析 | 第103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 | 第103页 |
2 结果 | 第103-105页 |
·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 第103-105页 |
·P53 和 Bcl-2 mRNA 表达水平检测结果 | 第105页 |
3 讨论 | 第105-108页 |
结论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0页 |
附录 | 第120-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