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

美国社会变迁与宪法解释功能取向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8-1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页
 三、研究方法第9-10页
 四、本文的理论目标和结构安排第10-11页
第一章 美国宪法解释界说第11-23页
 一、解释学视野下的宪法解释第11-15页
  (一) 宪法解释的概念第11-12页
  (二) 宪法解释的循环体系第12-14页
  (三) 宪法解释的社会基础第14-15页
 二、美国宪法解释体制第15-23页
  (一) 美国宪法解释体制的确立第16-19页
  (二) 美国宪法解释的法理基础第19-20页
  (三) 美国宪法解释的两种模式——克制主义与能动主义第20-23页
第二章 司法能动主义及其社会基础第23-28页
 一、司法能动主义在美国的形成和发展第23-24页
 二、司法能动主义的典型案例第24-25页
  (一) 洛克纳诉纽约州案案情介绍第24-25页
  (二) 司法能动主义的表现第25页
 三、司法能动主义的社会基础第25-28页
第三章 司法克制主义及其社会基础第28-33页
 一、司法克制主义在美国的形成和发展第28-29页
 二、司法克制主义的典型案例第29-31页
  (一) 西滨旅社诉帕利什案案情介绍第29-31页
  (二) 司法克制主义的体现第31页
 三、司法克制主义的社会基础第31-33页
第四章 法治社会中宪法解释的限度第33-40页
 一、宪法解释的法律本体制约因素第33-36页
  (一) 司法的性质对宪法解释的限度第33-34页
  (二) 司法的逻辑对宪法解释的限度第34-36页
 二、宪法解释的社会制约因素第36-40页
  (一) 历史对宪法解释的影响第36-37页
  (二) 社会法律文化传统对宪法解释的影响第37-38页
  (三) 变迁中的社会的公平、正义观念对宪法解释的影响第38-40页
余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后记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公民不服从”的法理学分析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二”实践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