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化学纤维工业论文--合成纤维论文

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4页
   ·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碳纤维研究进展第19-25页
     ·碳超级电容器工作原理第20页
     ·碳结构对碳电极的影响第20-22页
       ·碳结构和表面对电容量和放电速度的影响第21页
       ·碳结构和表面化学对漏电流的影响第21-22页
     ·碳材料电极的制备第22-23页
       ·活性炭电极的制备第22页
       ·活性碳纤维电极第22-23页
     ·碳电极材料的改性第23-25页
   ·处理有机废气用活性碳纤维研究进展第25-29页
     ·活性炭材料性质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25-26页
       ·孔隙结构的影响第25页
       ·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第25-26页
     ·吸附质体系的影响第26-27页
       ·吸附质性质的影响第26页
       ·多组分吸附的相互影响第26-27页
     ·水蒸气的存在对有机物吸附的影响第27页
     ·吸附平衡的测量第27-28页
     ·吸附剂的再生第28-29页
   ·活性碳纤维的孔结构调控第29-32页
     ·微孔结构的调控第29-31页
       ·碳化温度第29-30页
       ·活化条件第30页
       ·高温热处理的影响第30-31页
       ·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影响第31页
     ·中孔碳结构的调控第31-32页
       ·催化活化第31-32页
       ·混合聚合物碳化第32页
       ·模板碳化第32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2-33页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第33-34页
第二章 活性碳纤维的制备第34-46页
   ·引言第34页
   ·材料和方法第34-39页
     ·实验装置第35页
     ·实验仪器、材料与药品第35页
     ·蠕动泵流速的测定第35-38页
       ·不同档位流量和时间的线性关系第35-37页
       ·不同档位和流速的关系第37-38页
     ·实验方法第38页
     ·表面形态表征第38页
     ·活性碳纤维孔分布与孔结构测试第38-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5页
     ·浸渍钴盐、稀酸清洗对活性碳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第39-40页
     ·浸渍钴盐、稀酸清洗对活性碳纤维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影响第40-42页
     ·活化剂用量对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影响第42-44页
     ·活化时间对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影响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活性碳纤维电极性能的研究第46-55页
   ·引言第46页
   ·材料和方法第46-48页
     ·实验仪器、材料与药品第46页
     ·实验方法第46-47页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47页
     ·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测试第47页
     ·两电极电容器的组装及循环寿命测试和漏电流性能测试第47-48页
   ·结果与讨论第48-54页
     ·钴盐浸渍和稀酸清洗对活性碳纤维电极特性的影响第48-51页
       ·活性碳纤维A、B、C1电极的循环充放电性能第48页
       ·活性碳纤维A、B、C1电极的比电容与充放电电流密度的关系第48-49页
       ·活性碳纤维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及交流阻抗特性第49-51页
     ·活性碳纤维孔径结构对电容性能的影响第51-53页
       ·活性碳纤维电极的比电容与充放电电流密度的关系第51-52页
       ·活性碳纤维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及交流阻抗特性第52-53页
     ·模拟电容器的循环寿命和漏电流性能第53-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活性碳纤维吸附甲苯性能的研究第55-73页
   ·引言第55页
   ·实验方法第55-59页
     ·实验仪器、材料和药品第55-56页
     ·实验装置第56页
     ·实验方法第56-59页
       ·间歇进样法测试穿透曲线第56-57页
       ·连续进样法测试穿透曲线第57-58页
       ·活性碳纤维脱附再生方法第58-59页
   ·实验理论模型第59-61页
     ·传质区模型第59-60页
     ·吸附模型第60-61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1-71页
     ·穿透曲线的测定方法的建立第61-64页
       ·连续进样气相色谱法测试穿透曲线第61-63页
       ·间歇和连续进样气相色谱法对比分析第63-64页
     ·活性碳纤维吸附甲苯性能的研究第64-67页
       ·钴盐浸渍和稀酸清洗对活性碳纤维吸附甲苯的影响第64-65页
       ·活化剂用量对活性碳纤维吸附甲苯的影响第65-67页
     ·甲苯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67-68页
     ·活性碳纤维再生性能的研究第68-71页
   ·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致谢第80-81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82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82-83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氧化氢在合作杨苗木诱导防御性反应中的作用
下一篇:管道局国际项目采购管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