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6页 |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第6-9页 |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研究方法 | 第7-9页 |
·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公务员绩效评估的相关概念 | 第12-17页 |
·公务员的涵义 | 第12页 |
·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 | 第12-13页 |
·公务员绩效评估与政府绩效评估 | 第13-14页 |
·公务员绩效评估与私营企业员工绩效评估 | 第14-15页 |
·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缺失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第17-27页 |
·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 | 第17-19页 |
·公共组织的职能 | 第17页 |
·人的发展 | 第17-18页 |
·效率 | 第18页 |
·效果 | 第18-19页 |
·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 | 第19-21页 |
·目标一致性原则 | 第19-20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20页 |
·可测性原则 | 第20-21页 |
·可行性原则 | 第21页 |
·时效性原则 | 第21页 |
·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具体内容 | 第21-27页 |
·德 | 第22页 |
·能 | 第22页 |
·勤 | 第22-23页 |
·绩 | 第23页 |
·廉 | 第23-27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面临的新形势 | 第27-34页 |
·经济环境的变化 | 第27-28页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第27页 |
·男女经济地位逐渐平等,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经济活动 | 第27-28页 |
·政治环境的新变化 | 第28-30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28-29页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第29页 |
·《公务员法》的颁布 | 第29-30页 |
·公共组织管理层中女性公务员的比率提高 | 第30页 |
·科学技术的发展 | 第30-32页 |
·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 第30-31页 |
·公务员队伍中技术人才的增加 | 第31-32页 |
·社会经济新形势对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出的新要求 | 第32-34页 |
·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化 | 第32页 |
·保障公务员身心健康 | 第32-33页 |
·促进公务员团队协作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指标缺失及其原因分析 | 第34-45页 |
·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指标缺失的表现 | 第34-39页 |
·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设计欠科学 | 第34-36页 |
·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粗糙化 | 第36-37页 |
·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分配不合理 | 第37-38页 |
·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公务员分类不统一 | 第38-39页 |
·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缺失带来的问题 | 第39-41页 |
·绩效评估结果与行政目标偏离 | 第39-40页 |
·评估流于形式 | 第40页 |
·评估难以发挥应有的激励功能 | 第40-41页 |
·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41-45页 |
·体制性障碍 | 第41页 |
·公共组织具有自利性 | 第41-42页 |
·公务员绩效指标难确定性 | 第42-43页 |
·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相关的理论方法不够完善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缺失的解决对策 | 第45-54页 |
·完善公务员绩效评估方面的法律法规 | 第45-46页 |
·建立标准化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46-54页 |
·多元化的指标设计主体 | 第46-47页 |
·绩效指标设计多元方法 | 第47-50页 |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 第50-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图版 | 第59-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