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第15-22页 |
| ·人力资本概念及特点 | 第15-16页 |
| ·人力资本概念 | 第15页 |
| ·人力资本特点 | 第15-16页 |
| ·国外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状况 | 第16-19页 |
| ·人力资本的思想渊源 | 第16-17页 |
| ·经典的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19页 |
| ·国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现状 | 第19页 |
| ·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和特征 | 第19-22页 |
|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 第19-20页 |
| ·人力资本产权界定 | 第20页 |
| ·人力资本产权特征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结构及收入状况 | 第22-32页 |
| ·经营者的界定 | 第22页 |
| ·国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特征 | 第22-24页 |
| ·国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局限性 | 第24-25页 |
|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的现状 | 第25-27页 |
|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现行的薪酬制度 | 第27-32页 |
| ·年薪制 | 第27-28页 |
| ·股票期权制 | 第28-32页 |
| 第四章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方式 | 第32-45页 |
|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内涵及方式 | 第32-34页 |
|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内涵 | 第32页 |
|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方式 | 第32-34页 |
|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35页 |
| ·理论支持 | 第34-35页 |
| ·经济分析 | 第35页 |
|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方式 | 第35-41页 |
| ·基本工资 | 第36-37页 |
| ·绩效工资 | 第37-38页 |
| ·奖金 | 第38-39页 |
| ·特殊津贴 | 第39页 |
| ·福利保险 | 第39-40页 |
| ·股权收益 | 第40-41页 |
|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第41-45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 ·改进的建议 | 第43-45页 |
| 第五章 合肥市RQ集团有限公司经营者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方案设计 | 第45-52页 |
| ·公司简介 | 第45-47页 |
| ·历史沿革 | 第45页 |
| ·组织结构 | 第45-46页 |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6-47页 |
| ·合肥市RQ集团有限公司经营者现行的薪酬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 第47-48页 |
| ·现行的薪酬体系 | 第47-48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48页 |
| ·公司经营者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方案设计 | 第48-52页 |
| ·设计思路 | 第48-49页 |
| ·具体方案 | 第49-51页 |
| ·应注意的问题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2-54页 |
|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 | 第52页 |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