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引言 | 第11-16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 ·现实背景 | 第11-12页 |
| ·理论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的问题 | 第13页 |
| ·电网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 ·省级电力公司产权结构多元化的紧迫性 | 第13页 |
| ·电网公司治理模式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 第13页 |
| ·我国电网公司治理现状 | 第13-15页 |
| ·电网企业的特点 | 第13-14页 |
| ·我国省级电力公司治理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文章结构 | 第15-16页 |
| 2 文献回顾 | 第16-23页 |
| ·公司治理的一般理论 | 第16-18页 |
| ·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的研究 | 第18-19页 |
| ·国外国有企业治理模式 | 第18-19页 |
| ·我国国有独资企业研究文献回顾 | 第19页 |
| ·管制经济学理论 | 第19-22页 |
| ·自然垄断 | 第19-20页 |
| ·电力企业管制 | 第20-22页 |
| ·电力改革及电力公司治理 | 第22-23页 |
| ·国外电力改革的经验 | 第22页 |
| ·国内电力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 第22-23页 |
| 3 辽宁省电力公司治理现状分析 | 第23-30页 |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介绍 | 第23-25页 |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简介 | 第24页 |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组织结构 | 第24-25页 |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治理结构 | 第25-26页 |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 ·出资者缺位 | 第26-27页 |
| ·形式不完备 | 第27页 |
| ·运作不规范 | 第27页 |
| ·符合现代公司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 第27-28页 |
| ·缺少利益相关者意识 | 第28页 |
| ·公司治理模式与环境的关系 | 第28页 |
| ·法律环境 | 第28页 |
| ·市场环境 | 第28页 |
| ·内部因素 | 第28页 |
| ·改善公司治理环境的思路 | 第28-30页 |
| ·加快市场建设 | 第28-29页 |
| ·尽快完善法律法规 | 第29页 |
| ·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 | 第29-30页 |
| 4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 第30-34页 |
| ·可供选择的模式 | 第30-31页 |
| ·交叉持股 | 第30页 |
| ·特殊法人制度 | 第30页 |
| ·黄金股制度 | 第30-31页 |
| ·持股比例上限模式 | 第31页 |
| ·国有独资制度下的共同治理模式 | 第31页 |
| ·可供选择模式的分析 | 第31-33页 |
| ·风险因素 | 第31页 |
| ·外部环境 | 第31-32页 |
| ·几种模式的比较 | 第32-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长远发展目标下的模式 | 第33页 |
| ·现阶段可行的模式 | 第33-34页 |
| 5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第34-37页 |
|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 | 第34-35页 |
| ·专用性投资利益相关者 | 第34页 |
| ·通用性投资利益相关者 | 第34-35页 |
| ·交易契约型利益相关者 | 第35页 |
| ·公共契约型利益相关者 | 第35页 |
| ·此界定方法的优点 | 第35-36页 |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第36-37页 |
| 6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治理模式设计 | 第37-45页 |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治理基本原则 | 第37-39页 |
| ·确保出资人到位 | 第37-38页 |
| ·维护所有者权利不受侵犯 | 第38页 |
| ·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和效益 | 第38页 |
| ·考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的特殊性 | 第38页 |
| ·建立责权利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 | 第38-39页 |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治理结构总体关系 | 第39-44页 |
| ·国家电网公司与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党委会之间的关系 | 第39页 |
| ·董事会的组建及权责,与监事会、经理层关系 | 第39-41页 |
| ·监事会的组成及权责 | 第41-43页 |
| ·所谓“新三会”与“老三会”之间的权责关系 | 第43页 |
| ·公司治理结构图 | 第43-44页 |
| ·辽宁省电力公司激励约束模式设计 | 第44-45页 |
| 7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作者简历 | 第48-5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