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聚众斗殴罪的客观特征及其司法认定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0页 |
| 第2章 聚众斗殴罪的客观特征 | 第10-13页 |
| ·刑法语境下“聚众”的含义 | 第10-11页 |
| ·刑法语境下“斗殴”的含义 | 第11-13页 |
| 第3章 聚众斗殴罪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分析 | 第13-21页 |
| ·聚众斗殴罪中“持械”问题 | 第13-15页 |
| ·聚众斗殴中“械”的范围 | 第13页 |
| ·对“持械”的理解与认定 | 第13-14页 |
| ·“持械聚众斗殴人”的确定 | 第14-15页 |
| ·聚众斗殴罪的主体认定问题 | 第15-17页 |
| ·聚众斗殴犯罪中首要分子的认定问题 | 第15-16页 |
| ·聚众斗殴罪中其他积极参加者的认定问题 | 第16-17页 |
| ·单方聚众斗殴行为的认定 | 第17-18页 |
| ·临时起意聚众斗殴的认定问题 | 第18-19页 |
| ·聚众斗殴致无辜者伤亡的定性问题 | 第19-20页 |
|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分认定 | 第20-21页 |
| 第4章 聚众斗殴罪犯罪形态的认定 | 第21-27页 |
| ·聚众斗殴犯罪中的主犯和从犯 | 第21页 |
| ·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犯 | 第21-23页 |
| ·聚众斗殴的转化犯危害对象的认定问题 | 第22页 |
| ·聚众斗殴的转化犯适用的范围问题 | 第22-23页 |
| ·聚众斗殴罪的未完成形态 | 第23-27页 |
| ·聚众斗殴罪犯罪未遂形态的认定 | 第24-25页 |
| ·聚众斗殴罪预备形态的认定 | 第25页 |
| ·聚众斗殴罪中止形态的认定 | 第25-27页 |
| 第5章 对聚众斗殴罪的立法思考 | 第27-29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 致谢 | 第31-32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