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相关理论综述 | 第8-18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 ·有关企业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 ·蓝海战略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 | 第16-1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 ·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 2.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规范性分析 | 第20-29页 |
|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企业竞争力促进的积极作用 | 第20-27页 |
| ·促生新发明和技术改进 | 第20-21页 |
| ·降低生产成本 | 第21-22页 |
| ·管理竞争对手 | 第22页 |
| ·管理环境风险 | 第22-24页 |
| ·获得新的资金渠道 | 第24页 |
| ·产品差异化 | 第24-26页 |
| ·提升公司形象 | 第26-27页 |
|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企业竞争力的消极影响 | 第27页 |
|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27-29页 |
| 3.中国煤炭企业背景研究 | 第29-33页 |
| ·煤炭资源基本状况 | 第29页 |
| ·煤炭在能源中的战略地位 | 第29-30页 |
| ·我国煤炭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 第30页 |
|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征 | 第30-31页 |
| ·煤炭开发与环境 | 第31页 |
| ·煤炭生产安全 | 第31-32页 |
| ·煤炭企业生产特点 | 第32-33页 |
| 4.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中国煤炭企业竞争力影响水平的对比分析 | 第33-53页 |
| ·促进比较分析研究步骤 | 第33-34页 |
| ·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 | 第34-45页 |
| ·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实施程度的定性分析 | 第34-35页 |
| ·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程度的定量评价方法 | 第35-36页 |
| ·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程度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分析 | 第36-38页 |
| ·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程度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8-45页 |
| ·煤炭企业企业竞争力水平评价 | 第45-51页 |
| ·煤炭企业竞争力水平的定性分析 | 第45-46页 |
| ·煤炭竞争力水平的定量评价方法 | 第46-49页 |
| ·竞争力水平检验的指标体系建立 | 第49-50页 |
| ·煤炭企业竞争力水平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 ·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程度与竞争力水平变化的促进比较分析 | 第51-53页 |
| 5.比较分析的实证分析 | 第53-61页 |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况 | 第53-54页 |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自然条件 | 第53页 |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历史背景 | 第53-54页 |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状况分析 | 第54-55页 |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煤炭产业状况分析 | 第54页 |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非煤炭产业状况分析 | 第54-55页 |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程度综合评价 | 第55-58页 |
| ·主要指标数据 | 第55-57页 |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 第57-58页 |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竞争力水平评价 | 第58-59页 |
| ·主要财务数据 | 第58页 |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竞争力水平评价 | 第58-59页 |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竞争力影响的比较分析 | 第59-61页 |
|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技术的促进 | 第59页 |
| ·发展非煤产业,管理环境风险 | 第59-60页 |
| ·获取新的资金渠道,实现资产运作 | 第60-61页 |
| 6.结论 | 第61-62页 |
| 7.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个人简历 | 第67-68页 |
| 导师简介 | 第68-69页 |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