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3-19页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6-17页 |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8页 |
4 论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诚信原则及会计诚信的理论诠释 | 第19-28页 |
1 诚实信用原则和诚信的目标与作用 | 第19-22页 |
·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 | 第19-21页 |
·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 | 第19-20页 |
·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 | 第20-21页 |
·诚信的追求目标 | 第21页 |
·诚信—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 | 第21-22页 |
2 诚信理念的会计视角 | 第22-28页 |
·会计诚信的理论诊释 | 第22-24页 |
·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诚信的定位 | 第24-25页 |
·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是建立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 | 第24-25页 |
·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是完善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 第25页 |
·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务之急 | 第25页 |
·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的环境支撑系统构建框架 | 第25-28页 |
·系统的特征 | 第26页 |
·系统学的任务 | 第26页 |
·会计诚信环境系统构建的设想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支撑系统的理论分析及考察 | 第28-49页 |
1 会计行为伦理约束系统的理论分析及考察 | 第28-33页 |
·伦理、伦理道德和会计职业道德 | 第28页 |
·伦理与会计的内在联系 | 第28-30页 |
·伦理与会计的结合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28-29页 |
·伦理与会计的结合是社会发展的急迫要求 | 第29页 |
·伦理与会计的结合有方法上的保障 | 第29-30页 |
·诚信是会计行为的核心伦理原则 | 第30页 |
·会计行为伦理约束弱化的现状 | 第30-33页 |
·世界通信的造假手法及其实质 | 第31-32页 |
·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是当今普遍存在会计造假手段 | 第32-33页 |
2 我国政府会计管制系统的理论分析及考察 | 第33-37页 |
·政府管制的几种主要经济理论 | 第33-34页 |
·公益理论 | 第33页 |
·管制俘虏论 | 第33页 |
·管制经济学 | 第33-34页 |
·简要的比较与综合 | 第34页 |
·政府会计管制的理论分析 | 第34-35页 |
·通过政府会计管制能够抑制会计信息生产、披露的过度垄断 | 第34页 |
·通过政府会计管制能够弥补会计信息公共物品的缺陷 | 第34-35页 |
·通过政府会计管制能够降低会计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和外部性 | 第35页 |
·我国政府会计管制的现状及危害性 | 第35-37页 |
3 独立审计市场监督制度的理论分析及考察 | 第37-43页 |
·独立审计制度理论分析 | 第37-38页 |
·独立审计制度的缺陷 | 第38-43页 |
·审计关系扭曲 | 第38-39页 |
·非审计服务的负面影响 | 第39-40页 |
·审计市场环境不佳 | 第40-42页 |
·法律约束的有效性不强 | 第42-43页 |
4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分析及考察 | 第43-49页 |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诚信 | 第43-45页 |
·公司治理结构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一套制衡制度安排 | 第43-44页 |
·确定的委托代理关系是会计诚信的前提条件 | 第44页 |
·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诚信的环境保证 | 第44-45页 |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性缺陷 | 第45-49页 |
·所有者的虚置 | 第45页 |
·董事会运作不规范、独立性不强 | 第45-46页 |
·监事会职能弱化 | 第46页 |
·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 第46-47页 |
·会计契约安排失衡 | 第47-49页 |
第四章 会计诚信主要环境支撑系统的构建 | 第49-71页 |
1 会计伦理规范系统的构建 | 第49-53页 |
·会计伦理规范系统建设的目标 | 第49页 |
·会计伦理规范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49-51页 |
·坚持伦理道德的超前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 | 第49-50页 |
·坚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完整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50页 |
·坚持尊重集体与尊重个性相统一的原则 | 第50-51页 |
·会计伦理规范系统的层次及其构建 | 第51-53页 |
·会计行业伦理规范 | 第51-52页 |
·企业会计伦理规范 | 第52页 |
·会计人员伦理规范 | 第52-53页 |
2 完善我国政府会计管制系统的建议 | 第53-57页 |
·合理界定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利边界 | 第53页 |
·管制模式应转向“结果控制” | 第53页 |
·政府会计管制的实现手段 | 第53-57页 |
·政府会计管制的基本原则 | 第53-55页 |
·我国会计政府管制的实现手段 | 第55-57页 |
3 构建规范的独立审计系统的设想 | 第57-62页 |
·矫正扭曲的审计关系 | 第57-59页 |
·增加审计第四关系人 | 第57-58页 |
·审计第四关系人的职责 | 第58-59页 |
·对承担审计第四关系人的角色选择 | 第59页 |
·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服务范围 | 第59-60页 |
·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 | 第60-61页 |
·强化独立审计民事法律责任的制度约束 | 第61-62页 |
·实行事务所定期轮换制 | 第62页 |
4 改善现有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系统的构思 | 第62-71页 |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第62-64页 |
·国有股权的合理流动 | 第62-63页 |
·引入机构投资者 | 第63-64页 |
·完善股东大会 | 第64-65页 |
·利害关系股东回避表决制度 | 第64页 |
·建立表决权代理行使制度 | 第64页 |
·建立有关问题的“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 | 第64-65页 |
·促进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 | 第65-66页 |
·抑制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现象 | 第65页 |
·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 第65页 |
·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 第65-66页 |
·设立审计委员会并由其领导内部审计机构 | 第66-67页 |
·发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 第67-68页 |
·重构现有企业会计契约 | 第68-71页 |
·通用会计规则和剩余会计规则的制定 | 第68-69页 |
·通用会计规则和剩余会计规则的执行 | 第69页 |
·通用会计规则和剩余会计规则的监督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77页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