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引言 | 第8页 |
·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8-9页 |
·茶叶的主要有机成分 | 第8页 |
·茶叶中主要矿物质元素 | 第8页 |
·影响茶叶化学成分的因素 | 第8-9页 |
·茶叶在烟草行业中的开发利用 | 第9-12页 |
·茶叶中能够降低烟害的物质 | 第9-12页 |
·茶叶在卷烟中的应用 | 第12页 |
·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茶多酚对卷烟主流烟气组分的影响 | 第14-24页 |
·引言 | 第14页 |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14-15页 |
·实验材料、试剂 | 第14-1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5页 |
·实验方法 | 第15-16页 |
·茶多酚添加 | 第15-16页 |
·卷烟主流烟气中CO、总粒相物、水分、烟碱、焦油的测定 | 第16页 |
·ESR 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气相自由基和粒相自由基 | 第16页 |
·卷烟评吸实验 | 第1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6-23页 |
·茶多酚添加量与主流烟气组分的关系 | 第16-17页 |
·茶多酚添加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的影响 | 第17页 |
·茶多酚添加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17-18页 |
·茶多酚添加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烟碱含量的影响 | 第18页 |
·茶多酚添加量对主流烟气中焦油含量的影响 | 第18-19页 |
·茶多酚添加量对卷烟抽吸口数的影响 | 第19-20页 |
·茶多酚添加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气相自由基的影响 | 第20-21页 |
·茶多酚添加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粒相自由基的影响 | 第21-23页 |
·茶多酚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茶多酚在烟丝裂解中的作用 | 第24-34页 |
·引言 | 第24页 |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24页 |
·实验材料、试剂 | 第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茶多酚添加 | 第24-25页 |
·烟丝的热失重(TG)、热重微分(DTG)、同步差热(SDTA)分析. | 第25页 |
·烟丝的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ro-GC-MS)分析 | 第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3页 |
·TG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5-28页 |
·SDTA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Pyro-GC-MS 分析 | 第29-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茶叶薄片的工艺研究 | 第34-43页 |
·引言 | 第34页 |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34-35页 |
·实验材料、试剂 | 第34-3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工艺流程 | 第35-36页 |
·茶叶与茶梗的化学组分分析 | 第36页 |
·茶叶、茶梗的酸处理实验 | 第36页 |
·茶叶、茶梗的单宁酶处理实验 | 第36-37页 |
·原料打浆实验 | 第37页 |
·茶叶薄片的抗张强度测定 | 第37页 |
·茶叶薄片的耐水性测定 | 第37页 |
·茶叶与茶梗添加比例实验 | 第37页 |
·评吸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2页 |
·茶叶与茶梗的化学组分分析 | 第38页 |
·盐酸处理茶叶、茶梗对茶叶薄片感官质量的影响 | 第38页 |
·单宁酶处理茶叶、茶梗对茶叶薄片感官质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茶叶薄片评吸 | 第39-41页 |
·打浆时间对茶叶薄片结构强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茶叶薄片在卷烟中的应用 | 第43-48页 |
·引言 | 第43页 |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43页 |
·实验材料、试剂 | 第4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茶叶薄片在卷烟中的添加实验 | 第43-44页 |
·含茶叶薄片卷烟烟气成分的分析 | 第44页 |
·评吸 | 第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7页 |
·不同茶叶薄片添加量对卷烟抽吸口数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添加比例的茶叶薄片对卷烟主流烟气组分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不同添加比例的茶叶薄片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主要结论 | 第48-49页 |
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