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5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9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9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9页 |
四、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第二章 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思想基础 | 第15-22页 |
一、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观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15-16页 |
二、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观产生的思想基础 | 第16-22页 |
(一) 哲学思想基础 | 第16-20页 |
(二) 认知心理学思想基础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观的内容 | 第22-35页 |
一、自然连贯主义的知识论基础 | 第22-26页 |
(一) 整体主义知识观 | 第22-23页 |
(二) 证伪理论 | 第23-24页 |
(三) 逻辑经验主义的替代说 | 第24-25页 |
(四) 连结主义网络 | 第25-26页 |
二、自然连贯主义的主要内容 | 第26-35页 |
(一) “信念网络”理论模型 | 第26-27页 |
(二) “压缩规则”的表征模式 | 第27-29页 |
(三) 领导理论 | 第29-30页 |
(四) 组织设计与组织学习 | 第30-32页 |
(五) 理论与实践 | 第32-33页 |
(六) 管理者的培训 | 第33-35页 |
第四章 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观的评析 | 第35-60页 |
一、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观的缺失 | 第35-42页 |
(一) 理论基础的缺失 | 第35-36页 |
(二) 伦理原型的缺失 | 第36-38页 |
(三) 社会-历史-文化的缺失 | 第38-39页 |
(四) 自然连贯主义概念的缺失 | 第39页 |
(五) 组织结构与规范的缺失 | 第39-40页 |
(六) 人性研究的缺失 | 第40-42页 |
二、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观的启示 | 第42-60页 |
(一) 对我国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启示 | 第42-49页 |
(二) 对我国教育管理实践的启示 | 第49-60页 |
结束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一、中文类 | 第61-66页 |
二、英文 | 第66-67页 |
附录一: 基层教育行政工作访谈记录 | 第67-69页 |
附录二: 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访谈记录 | 第69-71页 |
附录三: 个人学术成果简介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