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课题目标 | 第9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9页 |
·课题的成果 | 第9-11页 |
第二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 | 第11-16页 |
·无线接口标准 | 第11-12页 |
·应用 | 第12-15页 |
·Internet 的应用 | 第13页 |
·无线视像 | 第13页 |
·多媒体服务 | 第13-14页 |
·IMT-2000 承载服务 | 第14页 |
·IMT-2000 商用化的发展动态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三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传输技术 | 第16-28页 |
·基本特征及演进策略 | 第16-20页 |
·特点和基本特征 | 第16-17页 |
·系统组成及演进策略 | 第17-20页 |
·系统关键技术 | 第20-23页 |
·初始同步与Rake 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 第20-21页 |
·高效信道编译码技术 | 第21-22页 |
·智能天线技术 | 第22页 |
·多用户检测技术 | 第22-23页 |
·功率控制技术 | 第23页 |
·无线传输技术 | 第23-27页 |
·WCDMA(UTRA FDD) | 第23-24页 |
·cdma2000 | 第24-25页 |
·UWC-136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WCDMA 网络规划设计 | 第28-54页 |
·概述 | 第28-29页 |
·业务量强度 | 第29页 |
·性能测量 | 第29-32页 |
·无线网络的规划过程 | 第32-44页 |
·准备阶段 | 第32-33页 |
·小区估算 | 第33-39页 |
·详细的网络规划 | 第39-44页 |
·CDMA 中的微小区网络规划 | 第44-45页 |
·拐角效应 | 第44-45页 |
·微小区/宏小区在同一频率上 | 第45页 |
·室内规划 | 第45-46页 |
·分区和智能天线 | 第46-47页 |
·网络计算 | 第47-49页 |
·BTS 信道单元规划 | 第47-48页 |
·BSC 和交换机数目、HLR 和VLR 信令业务量 | 第48页 |
·传输容量 | 第48-49页 |
·传输网络优化 | 第49页 |
·共存 | 第49-52页 |
·互调(IM) | 第50-51页 |
·保护频段和保护带 | 第51-52页 |
·频率共享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上海移动WCDMA 无线组网设计实例 | 第54-77页 |
·根据覆盖进行小区规划 | 第54-59页 |
·基本参数的定义 | 第54-59页 |
·无限覆盖估算 | 第59页 |
·根据容量进行小区规划 | 第59-62页 |
·基本原理 | 第59页 |
·基本参数定义 | 第59-62页 |
·上海地区设计方案模拟仿真 | 第62-76页 |
·整体建设思路 | 第62-63页 |
·规划参数取定 | 第63-70页 |
·站址规划 | 第70-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77-79页 |
·主要结论 | 第77-78页 |
·研究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