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静态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 ·变形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 ·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3-17页 |
| ·变形信息获取的方法与进展 | 第13-14页 |
| ·变形信息分析方法概述 | 第14-15页 |
| 1. 变形的几何分析 | 第14-15页 |
| 2. 变形的物理解释 | 第15页 |
| ·变形信息预测的发展 | 第15-17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第2章 参考系及基准点稳定性分析 | 第19-34页 |
| ·参考系 | 第19-27页 |
| ·监测网分类 | 第19-20页 |
| ·间接平差 | 第20-21页 |
| ·秩亏平差 | 第21-22页 |
| ·拟稳平差 | 第22-24页 |
| ·参考系的选择 | 第24-27页 |
| ·基准点稳定性分析 | 第27-34页 |
| ·平均间隙法 | 第27-29页 |
| ·t检验 | 第29-30页 |
| ·实例分析 | 第30-34页 |
| 第3章 数据建模方法 | 第34-52页 |
| ·回归分析 | 第34-37页 |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4-35页 |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显著性检验 | 第35-37页 |
| ·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 第37页 |
| ·时间序列法 | 第37-46页 |
| ·时间序列基本原理 | 第38-39页 |
| ·数据检验与预处理 | 第39-40页 |
| ·模型的识别与建模 | 第40-43页 |
| ·模型的检验与预测 | 第43-46页 |
| ·灰色模型 | 第46-52页 |
| ·灰色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46-47页 |
| ·建模的一般步骤 | 第47-48页 |
| ·GM(1,1)模型 | 第48-50页 |
| ·模型的检验与应用 | 第50-52页 |
| 第4章 静态变形监测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实例 | 第52-77页 |
| ·变形监测概述 | 第52-54页 |
| ·建筑物变形监测 | 第52页 |
| ·基坑工程周围环境监测 | 第52-54页 |
|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 第54-59页 |
| ·观测精度的确定 | 第54-56页 |
| ·观测点位的布设 | 第56-57页 |
| ·观测周期的确定 | 第57-58页 |
| ·静态变形监测常用方法 | 第58-59页 |
| ·项目概况 | 第59-61页 |
| ·数据处理 | 第61-72页 |
| ·数据处理流程介绍 | 第61-62页 |
| ·数据分析 | 第62-64页 |
| ·数据建模 | 第64-72页 |
| 1. 回归分析建模 | 第64-66页 |
| 2. 时间序列建模 | 第66-68页 |
| 3. 灰色模型建模 | 第68-72页 |
| ·数据预测 | 第72-77页 |
| ·预测模型的选择 | 第72页 |
| ·数据预测与建筑物安全性分析 | 第72-77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 附录Ⅰ 水准网观测数据 | 第82-83页 |
| 附录Ⅱ A4点观测数据 | 第83-84页 |
| 附录Ⅲ B8点观测数据 | 第84-85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