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矩形槽道主动控制传热和流动特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湍流的流动以及研究方法第7-8页
     ·湍流以及湍流流动第7页
     ·湍流的研究方法第7-8页
   ·湍流的控制及控制方法第8-12页
     ·湍流的被动控制第9-10页
     ·湍流主动控制技术及其关键技术第10-12页
   ·MEMS技术和基于MEMS器件的的流动主动控制第12-13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第13页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二章 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4-26页
   ·物理模型第14页
   ·湍流的基本控制方程第14-16页
   ·湍流模型第16-22页
     ·滤波方程第18页
     ·控制方程与亚格子雷诺应力第18-20页
     ·亚格子尺度模型第20-22页
     ·亚格子热流通量模型第22页
   ·网格划分第22-23页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流向速度主动控制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第26-46页
   ·确定不同y~+ 所对应的Y值第26页
   ·大涡模拟流场的瞬时变化第26-30页
     ·速度的脉动第28-30页
   ·流向速度主动控制对流场的影响第30-45页
     ·在y~+ =5 处进行控制对流场的影响第31-33页
     ·对壁面摩擦系数和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第33-42页
     ·不同速度下壁面摩擦系数和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第42-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法向速度主动控制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6-60页
   ·法向速度主动控制对流场的影响第46-56页
     ·在y~+ =5 处进行控制对流场的影响第46-49页
     ·对壁面摩擦系数和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第49-55页
     ·不同入口速度摩擦系数和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第55-56页
   ·扰动结束后对流场的影响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结论第60页
   ·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古诗自主阅读及素养培养
下一篇:中国权证市场收益率的周内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