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特种医学论文--航空航天医学论文

基于机器视觉的飞行员疲劳监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9-12页
   ·国外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内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4-15页
   ·飞行员常规疲劳检测方法比较第15-18页
   ·基于PERCLOS 疲劳检测方法可行性研究第18-21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1-24页
第二章 飞行员人脸检测方法研究第24-32页
   ·常规人脸检测方法比较第24-25页
   ·基于正面人脸器官特征的检测技术第25-26页
   ·基于正面人脸皮肤颜色特征检测技术第26-30页
     ·RGB(红绿蓝)颜色模型第26-27页
     ·RGB(红绿蓝)转换模型第27-28页
     ·HSV 格式第28-29页
     ·肤色模型的选取第29-30页
   ·飞行员人脸检测结果及分析第30-32页
第三章 飞行员眼睛区域的检测与定位第32-45页
   ·概述第32页
   ·人眼检测的常用方法第32-40页
     ·人眼定位边缘检测法第32-35页
     ·基于对称变换的人眼定位方法第35-36页
     ·人眼定位区域分割法第36-37页
     ·人眼定位灰度积分投影检测法第37-38页
     ·基于小波变换和AdaBoost 级联增强分类器定位法第38页
     ·基于变形模板的人眼定位方法第38-39页
     ·基于霍夫变换的人眼定位方法第39-40页
   ·飞行员疲劳检测改进的人眼定位方法第40-45页
     ·RGB 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第40页
     ·眼睛区域的粗略定位第40-42页
     ·眼睛精确定位第42-45页
第四章 飞行员眼睛状态判定第45-52页
   ·现有眼睛状态判定方法第45页
   ·改进的飞行员眼睛疲劳状态判定方法第45-52页
     ·径向对称变换第46-48页
     ·圆形霍夫变换第48-49页
     ·径向对称变换和圆形霍夫变换结合判断眼睛状态第49-52页
第五章 飞行员疲劳状态判定以及疲劳监测技术设计第52-58页
   ·飞行员疲劳状态的判定第52页
   ·监测技术算法及MATLAB 软件设计第52-54页
   ·疲劳检测的步骤第54页
     ·图像输入第54页
     ·基于PERCLOS 算法的飞行员疲劳检测过程第54页
   ·飞行员疲劳检测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4-56页
   ·结论第56-58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58-60页
   ·论文所做工作总结第58-59页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第64-68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运载火箭系统视景建模与实时驱动技术
下一篇:星载天线双轴定位机构的系统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