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火箭系统视景建模与实时驱动技术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运载火箭智能测试仿真系统背景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课题的关系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视景建模与驱动的相关技术理论 | 第16-25页 |
·视景建模技术 | 第16-18页 |
·消隐技术 | 第16-17页 |
·材质纹理技术 | 第17-18页 |
·图形渲染引擎OPEN INVENTOR简介 | 第18-21页 |
·Open Inventor 的基本概念 | 第18页 |
·Open Inventor 的结构 | 第18-20页 |
·图形渲染和驱动功能 | 第20-21页 |
·HLA 的理论概述 | 第21-24页 |
·HLA 的基本概念 | 第21页 |
·HLA 的应用规则 | 第21-22页 |
·HLA 的接口定义规范 | 第22-23页 |
·联邦成员的运行环境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运载火箭视景仿真模块设计 | 第25-32页 |
·运载火箭数字化智能测试仿真系统概述 | 第25-28页 |
·测试仿真系统的基本功能 | 第25页 |
·测试仿真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25-28页 |
·视景仿真模块的功能分析 | 第28-29页 |
·视景仿真模块的体系结构 | 第29-30页 |
·视景仿真模块的开发流程设计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运载火箭三维模型的构建 | 第32-44页 |
·视景仿真模块的建模需求 | 第32-33页 |
·三维建模软件的配置 | 第33-34页 |
·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案 | 第34-36页 |
·模型构建的原则 | 第34-35页 |
·建模精度的制定 | 第35-36页 |
·三维建模相关技术及应用 | 第36-38页 |
·几何模型的构建 | 第36-37页 |
·材质纹理的制作 | 第37-38页 |
·仿真模型简介 | 第38-43页 |
·动力系统三维模型 | 第38-42页 |
·控制系统三维模型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视景模型实时驱动的实现 | 第44-61页 |
·驱动平台的搭建 | 第44-45页 |
·构建视景驱动程序框架 | 第45-47页 |
·静态模型的导入 | 第47-49页 |
·动态模型的建立 | 第49-51页 |
·模型驱动及控制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 第51-55页 |
·三维模型的驱动引擎 | 第51-52页 |
·三维模型的实时驱动 | 第52-53页 |
·三维模型运动轨迹的控制 | 第53-55页 |
·视景邦员FOM 表开发 | 第55-58页 |
·动力系统视景邦员 FOM 表的开发 | 第55-56页 |
·控制系统视景邦员 FOM 表的开发 | 第56-58页 |
·视景邦员的实现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视景仿真模块的测试与分析 | 第61-72页 |
·视景仿真模块单机测试与分析 | 第61-64页 |
·动力系统吹除气封 | 第61-63页 |
·控制系统平台加表当量 | 第63-64页 |
·基于HLA 平台视景邦员实时驱动测试与分析 | 第64-71页 |
·动力系统总检查 | 第65-69页 |
·控制系统总检查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