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格教育的理论求索与时代建构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部分 绪论:文化转型的挑战 | 第11-2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6-23页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6页 |
第二部分 人格概念及其界定 | 第26-53页 |
一、对人格概念的总体考察 | 第26-30页 |
二、相关学科中的人格界说 | 第30-35页 |
三、教育学视野中的人格特征与界定 | 第35-53页 |
第三部分 当代人格教育的内涵与定位 | 第53-67页 |
一、当代人格教育的内涵 | 第53-61页 |
二、当代人格教育的定位 | 第61-67页 |
第四部分 教育在文化与人格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67-86页 |
一、文化与文化转型:其含义与实质 | 第67-76页 |
二、人格转型与文化转型 | 第76-79页 |
三、教育在文化与人格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79-86页 |
第五部分 当代人格教育的目标分析 | 第86-104页 |
一、现代人格——人格教育目标的视阈之一 | 第87-92页 |
二、健康人格——人格教育目标的视阈之二 | 第92-99页 |
三、道德人格——人格教育目标的视阈之三 | 第99-100页 |
四、当代人格教育的目标与传统人格的创造性转化 | 第100-104页 |
第六部分 当代人格教育的内容构建 | 第104-130页 |
一、自我意识的觉醒 | 第104-108页 |
二、心态结构的成熟 | 第108-112页 |
三、价值态度的培育 | 第112-127页 |
四、行为模式的养成 | 第127-130页 |
第七部分 当代人格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 第130-150页 |
一、当代人格教育的原则 | 第132-139页 |
二、当代人格教育的策略 | 第139-150页 |
结束语 | 第150-15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52-160页 |
后记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