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28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25页 |
·国外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24页 |
·国内智力资本理论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内容结构 | 第25-26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7-28页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综述 | 第28-36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8-29页 |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第29-32页 |
·企业竞争优势外生论 | 第29-30页 |
·企业内在成长论 | 第30页 |
·企业资源基础论 | 第30-31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 | 第31-32页 |
·企业知识基础论 | 第32-33页 |
·知识管理理论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我国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的现状及研究体系框架 | 第36-50页 |
·企业智力资本的再认识 | 第36-43页 |
·企业智力资本的内涵界定 | 第36页 |
·企业智力资本的构成透视 | 第36-38页 |
·企业智力资本的特征分析 | 第38-40页 |
·智力资本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40-43页 |
·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的内涵及功能 | 第43-46页 |
·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的内涵 | 第43页 |
·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的功能 | 第43-46页 |
·我国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的现状 | 第46-48页 |
·我国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理念尚未形成 | 第46-47页 |
·我国企业智力资本开发实践尚待萌芽 | 第47-48页 |
·我国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的研究体系框架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企业智力资本存量开发 | 第50-79页 |
·企业智力资本存量开发的基本模式 | 第50-51页 |
·企业智力资本存量开发的基本模型 | 第50页 |
·企业智力资本存量开发的目的及主要环节 | 第50-51页 |
·企业智力资本存量识别 | 第51-55页 |
·企业智力资本存量识别的一般流程 | 第51-53页 |
·企业智力资本存量的分类识别 | 第53-55页 |
·企业智力资本存量测量 | 第55-62页 |
·企业智力资本测量的目的和障碍 | 第55-57页 |
·企业智力资本测量的原则 | 第57页 |
·企业智力资本测量方法 | 第57-62页 |
·企业智力资本报告 | 第62-71页 |
·企业智力资本报告的本质及功能 | 第62-64页 |
·典型企业智力资本报告剖析 | 第64-69页 |
·我国企业智力资本报告模式设计 | 第69-71页 |
·企业智力资本存量的价值转化 | 第71-78页 |
·企业智力资本存量的价值转化机理 | 第71-75页 |
·企业智力资本存量的价值转化模式 | 第75-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企业智力资本增量开发 | 第79-105页 |
·基于投资和创新的企业智力资本增量开发模式 | 第79-80页 |
·企业智力资本增量开发的主要内容 | 第79页 |
·企业智力资本增量开发的功能 | 第79-80页 |
·企业智力资本投资 | 第80-89页 |
·智力资本投资的动因及特点 | 第80-82页 |
·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 | 第82-85页 |
·基于经济控制模型的智力资本投资机理 | 第85-89页 |
·企业智力资本创新 | 第89-104页 |
·智力资本创新的三要素 | 第89-90页 |
·企业知识学习 | 第90-94页 |
·企业智力资本共享 | 第94-99页 |
·企业智力资本创造 | 第99-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6章 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的网络组织模式 | 第105-116页 |
·企业智力资本的网络属性 | 第105-106页 |
·智力资本三因素的网络属性 | 第105-106页 |
·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的网络属性 | 第106页 |
·网络组织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 第106-109页 |
·网络组织的构成要素 | 第106-108页 |
·网络组织的特征 | 第108-109页 |
·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的网络组织设计 | 第109-115页 |
·网络组织在智力资本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 第110-111页 |
·基于强联系和弱联系的智力资本开发网络组织再造 | 第111-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7章 企业智力资本开发风险分析与控制 | 第116-131页 |
·企业智力资本开发风险类型 | 第116-122页 |
·企业智力资本开发风险成因 | 第116-117页 |
·智力资本存量开发风险类型 | 第117-120页 |
·智力资本增量开发风险类型 | 第120-122页 |
·企业智力资本开发风险评估 | 第122-126页 |
·智力资本开发的绝对风险评估 | 第122-125页 |
·智力资本开发的相对风险评估 | 第125-126页 |
·企业智力资本开发风险防范与控制 | 第126-130页 |
·智力资本存量开发风险防范与控制 | 第126-129页 |
·智力资本增量开发风险防范与控制 | 第129-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第8章 基于RBF网络的企业智力资本价值评价 | 第131-149页 |
·我国企业智力资本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31-138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第131-132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指标的模糊处理 | 第132-138页 |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企业智力资本价值评价模型 | 第138-143页 |
·RBF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第138-141页 |
·RBF神经网络训练及实证分析 | 第141-143页 |
·我国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的政策建议 | 第143-147页 |
·转变思想观念 实施企业智力资本开发战略 | 第143-144页 |
·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开发企业人力资本 | 第144-145页 |
·加大资金投入 形成智力资本开发融资体系 | 第145-146页 |
·加强制度创新 完善智力资本开发平台 | 第146页 |
·保护知识产权 挖掘企业智力资本潜力 | 第146-147页 |
·完善政策法规 优化智力资本开发外部环境 | 第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147-149页 |
结论 | 第149-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8-159页 |
致谢 | 第159-160页 |
个人简历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