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长检测型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的性能改进及其应用
第一章 前言 | 第1-69页 |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 第13-15页 |
·波长检测型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 | 第15-32页 |
·棱镜型SPR 传感器 | 第17-24页 |
·光纤性SPR 传感器 | 第24-27页 |
·光栅型SPR 传感器 | 第27-28页 |
·波长检测型表面SPR 传感器的性能 | 第28-32页 |
·SPR 传感器在小分子方面研究的应用 | 第32-44页 |
·环境分析 | 第33-35页 |
·食品分析 | 第35-37页 |
·药物分析和筛选 | 第37-44页 |
·药物的直接检测和临床诊断 | 第37-39页 |
·药物与靶分子的相互作用 | 第39-42页 |
·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第42-44页 |
·提高SPR 传感器灵敏度的研究 | 第44-53页 |
·研究体系的改进 | 第44-48页 |
·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44-46页 |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在SPR 中的应用 | 第46-47页 |
·三明治夹心法及其它提高灵敏度的方法 | 第47-48页 |
·仪器装置的改进 | 第48-53页 |
·各种光学耦合元件的应用 | 第48-49页 |
·光声光谱和光热光谱法的应用 | 第49-50页 |
·电化学方法的应用 | 第50-51页 |
·SPR 与质谱等高灵敏度分析仪器的联用 | 第51-53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9页 |
第二章 多波长同时检测型 SPR 装置 | 第69-80页 |
·光源 | 第69-70页 |
·传感元件 | 第70-72页 |
·流通池 | 第72-73页 |
·导光系统 | 第73-74页 |
·检测和数据处理系统 | 第74页 |
·敏感膜的选择及组装方法 | 第74-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第三章 破伤风毒素的实时免疫分析 | 第80-90页 |
·实验部分 | 第82-8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82-83页 |
·实验方法 | 第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89页 |
·巯基丙酸在传感器表面的自组装 | 第83-84页 |
·巯基丙酸的酰基化 | 第84-85页 |
·破伤风抗毒素在传感器表面的固定 | 第85-86页 |
·破伤风毒素的测定 | 第86-87页 |
·传感器的再生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0页 |
第四章 提高 SPR 灵敏度方法的研究 | 第90-117页 |
·补体C4 的实时免疫分析 | 第91-100页 |
·实验部分 | 第92-9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92页 |
·C4 抗体(抗原)与金纳米粒子的连接 | 第92-93页 |
·传感器表面的修饰及C4 抗体的固定 | 第93页 |
·实验方法 | 第93-9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5-100页 |
·巯基丙酸在传感器表面的自组装 | 第95页 |
·补体C4 抗体的固定 | 第95-96页 |
·直接法测定补体C4 | 第96-97页 |
·三明治夹心法测定补体C4 | 第97页 |
·金纳米粒子法测定补体C4 | 第97-98页 |
·金纳米粒子夹心法测定补体C4 | 第98-100页 |
·传感器的再生 | 第100页 |
·转铁蛋白的实时免疫分析 | 第100-114页 |
·实验部分 | 第102-10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02页 |
·实验方法 | 第102-10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5-114页 |
·直接法测定转铁蛋白 | 第105-107页 |
·A 蛋白在传感器表面的自组装 | 第105-107页 |
·转铁蛋白抗体的固定 | 第107页 |
·转铁蛋白的测定 | 第107页 |
·双层敏感膜法测定转铁蛋白 | 第107-111页 |
·MEA 在传感器表面的自组装 | 第107-108页 |
·A 蛋白在MEA 表面自组装 | 第108-109页 |
·转铁蛋白抗体的固定 | 第109-110页 |
·转铁蛋白的测定 | 第110-111页 |
·金纳米粒子提高法测定转铁蛋白 | 第111-113页 |
·传感器的再生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7页 |
第五章 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117-155页 |
·抗生素类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120-139页 |
·实验部分 | 第121-12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21页 |
·实验方法 | 第121-1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3-139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123-126页 |
·巯基丙酸在传感器表面的自组装 | 第126-128页 |
·血清白蛋白在传感器表面的固定 | 第128-129页 |
·血清白蛋白表面的稳定性 | 第129-130页 |
·抗生素类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130-136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136-137页 |
·传感器的再生 | 第137-139页 |
·蒽醌类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139-144页 |
·实验部分 | 第139-14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39页 |
·实验方法 | 第139-1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40-144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140页 |
·巯基丙酸在传感器表面的自组装 | 第140-141页 |
·人血清白蛋白在传感器表面的固定 | 第141页 |
·蒽醌类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141-144页 |
·传感器的再生 | 第144页 |
·人参皂甙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144-152页 |
·实验部分 | 第14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45页 |
·实验方法 | 第1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45-152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145页 |
·巯基丙酸在传感器表面的自组装 | 第145页 |
·血清白蛋白在传感器表面的固定 | 第145-147页 |
·人参皂甙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147-150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150页 |
·传感器的再生 | 第150-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55页 |
第六章 β-环糊精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155-162页 |
·实验部分 | 第15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56页 |
·实验方法 | 第1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56-161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156-157页 |
·巯基丙酸在传感器表面的自组装 | 第157页 |
·巯基丙酸的酰基化 | 第157-158页 |
·血清白蛋白在传感器表面的固定 | 第158-159页 |
·β-环糊精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159-161页 |
·传感器的再生 | 第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62页 |
第七章 吲哚美辛、酮洛芬与环氧酶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162-170页 |
·实验部分 | 第163-16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63-164页 |
·实验方法 | 第164-1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65-169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165页 |
·巯基丙酸在传感器表面的自组装 | 第165-166页 |
·环氧酶在传感器表面的固定 | 第166-167页 |
·吲哚美辛、酮洛芬与环氧酶的相互作用 | 第167-168页 |
·传感器的再生 | 第168-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0页 |
摘要 | 第170-180页 |
附录 | 第180-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