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进程中的信访制度困境及其出路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1章 “信访”在现代法律中的定位 | 第11-21页 |
·对我国现行信访制度的解析 | 第11-16页 |
·规范角度下的信访权利 | 第11-13页 |
·宪法制度框架中分析信访机关的权力 | 第13-14页 |
·信访的制度合理性 | 第14-16页 |
·西方观念中的“信访” | 第16-20页 |
·西方法治社会盛行“信访”的观念 | 第17-18页 |
·西方人对“信访”或“上访”的词语翻译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2章 “信访”的语境概念与信访的社会现实 | 第21-35页 |
·从“信访”到“上访”的演变 | 第21-25页 |
·“越级上访” | 第21-23页 |
·“向上走,当面谈” | 第23-25页 |
·关于“缠访” | 第25-30页 |
·规范的解释:“重复上访” | 第25-26页 |
·国家的定位:“无理取闹” | 第26页 |
·官员的理解:“有理无节”的取闹 | 第26-28页 |
·上访民众:“精英”的知识和技术 | 第28-30页 |
·信访新名词下的困境 | 第30-33页 |
·接──迎接回乡 | 第30-31页 |
·截──围追堵截 | 第31-32页 |
·劫──打击、打劫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信访功能的历史性考察及其现实困境分析 | 第35-74页 |
·在信访制度内看信访问题 | 第35-42页 |
·谁在信访 | 第35-36页 |
·为什么信访 | 第36-38页 |
·信访问题的产生──有权无责的权力机制 | 第38-42页 |
·在国家的制度变迁中审视当前的困境 | 第42-53页 |
·新中国制度文明中的“信访”与“法” | 第43-46页 |
·“信访”与“法治”的关系 | 第46-51页 |
·法治困境──信访困境的本质 | 第51-53页 |
·跳出信访看信访──一个司法案例的启示 | 第53-73页 |
·叙述:司法权力的实现 | 第54-58页 |
·从“法律”的实现透析中国“法”之难行 | 第58-65页 |
·信访是谁的尴尬和需要 | 第65-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4章 信访困境的出路 | 第74-101页 |
·对信访困境的反思 | 第76-90页 |
·通往现代化的改革 | 第76-79页 |
·政府职能的转换 | 第79-81页 |
·法治价值的实现 | 第81-84页 |
·社会标准的厘定 | 第84-86页 |
·民主的深化 | 第86-90页 |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出路──还以本来面目 | 第90-101页 |
·信访制度的定位 | 第91-92页 |
·所谓“民主”问题 | 第92-96页 |
·于权力机制 | 第96-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结语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1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11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11-112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112-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