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6页 |
(一) 选题的意义 | 第10-14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二) 概念界定、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 分析框架 | 第15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宏观描述与个案考察 | 第16-28页 |
(一) 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城中村”的生成 | 第16-19页 |
1. 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城中村” | 第16-17页 |
2. “城中村”的成因分析 | 第17-19页 |
(二) 青岛市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中村”现状 | 第19-23页 |
1. 青岛市及其“城中村”现状 | 第19-20页 |
2. 青岛开发区简介 | 第20-21页 |
3. 青岛开发区“城中村”简况 | 第21-23页 |
(三) X村的基本状况 | 第23-28页 |
1. 地理位置 | 第23页 |
2. 历史沿革 | 第23-24页 |
3. 自然条件与资源 | 第24-25页 |
4. X村“城中村”的形成及其特点 | 第25-28页 |
二、X村的治理:制度安排与组织体系 | 第28-42页 |
(一) 制度安排 | 第28-30页 |
1. 开发区“城中村”管理体制安排 | 第28-29页 |
2. X村的管理制度 | 第29-30页 |
(二) 组织体系 | 第30-42页 |
1. 党组织 | 第30-32页 |
2. 村民自治组织 | 第32-36页 |
3. 村内群团组织 | 第36页 |
4. 集体经济及组织 | 第36-38页 |
5. 中介组织 | 第38-42页 |
三、X村的治理:结构与运作 | 第42-59页 |
(一) 治理结构 | 第42-51页 |
1. 治理主体间的关系 | 第42-47页 |
2. 治理中的村民公共参与 | 第47-51页 |
(二) 权力运作 | 第51-59页 |
1. 民主决策及程序 | 第51-55页 |
2. 村务公开 | 第55-59页 |
四、X村村的城市化走向与治理变迁 | 第59-67页 |
(一) X村的城市化走向 | 第59-63页 |
1. 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化示范居住区,努力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 第59-60页 |
2. 加强社区建设 | 第60-61页 |
3. 实施“居企分离”,逐步规范解决集体资产产权和财产收益 | 第61-62页 |
4. 发挥集体资产优势,提高属地化服务水平 | 第62页 |
5. 切实解决村民的生活保障问题 | 第62-63页 |
(二) X村治理体制变迁 | 第63-67页 |
1. 按照“职、权、责”一致的原则,探索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新模式 | 第64页 |
2. 构建新型社区自组织治理网络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后记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