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如何理解儿童幸福 | 第11-18页 |
一、“幸福”概念界定 | 第11-15页 |
二、解读儿童幸福的特质 | 第15-18页 |
(一) 儿童对幸福的理解具体而单纯,幸福观尚在形成中 | 第15页 |
(二) 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同伴关系对儿童幸福有重大的影响 | 第15-16页 |
(三) 儿童幸福是身心统一的幸福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幼儿教育应使儿童幸福 | 第18-21页 |
一、教育起源于帮助人类获得幸福 | 第18-19页 |
二、教育过程应是儿童体验幸福的过程 | 第19页 |
三、教育目标应是培育儿童追求幸福、享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当前幼儿教育中幸福失落现状及归因分析 | 第21-37页 |
一、幼儿教育中幸福失落现状 | 第21-28页 |
(一) 沉重的学习负担压迫了儿童的幸福 | 第21-24页 |
(二) 溺爱与忽视扼杀了儿童享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 第24-26页 |
(三) 千篇一律的培养模式泯灭了儿童的个性 | 第26-28页 |
二、幼儿教育中幸福失落归因分析 | 第28-37页 |
(一) 社会竞争的加剧、理性的张扬对教育的冲击 | 第28-29页 |
(二) 成人本位的传统文化对儿童的桎梏 | 第29-31页 |
(三) 教育自身的迷失 | 第31-37页 |
第四章 回归幸福的幼儿教育 | 第37-48页 |
一、幼儿教育应关怀儿童的生命 | 第37-38页 |
二、幼儿教育应走进儿童的生活 | 第38-41页 |
(一) 儿童生活就是儿童的发展和成长 | 第38-39页 |
(二) 儿童的当前生活与未来生活是辩证统一的 | 第39-41页 |
三、幼儿家庭教育应合理施爱 | 第41-42页 |
(一) 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孩子 | 第41-42页 |
(二) 对孩子建立适宜的期望值 | 第42页 |
(三) 将平等观念引入亲子关系 | 第42页 |
四、幼儿教育应珍视儿童的好奇心 | 第42-44页 |
五、幼儿教育应重建儿童与大自然的亲子关系 | 第44-45页 |
六、幼儿教育应给予儿童自由 | 第45-48页 |
参考资料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