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私法论文--国际刑法论文

中国—东盟刑事司法协助研究--以云南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前言第10-18页
 (一) 研究现状综述第11-15页
  1. 国内发表论著现状第11-13页
  2. 笔者对著述研究的评析第13页
  3. 国内论文研讨现状第13-14页
  4. 笔者对论文研讨的评析第14-15页
 (二) 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和方法第15-18页
  1. 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2. 研究的创新点第16页
  3. 研究的方法第16-18页
一、刑事司法协助概述第18-28页
 (一) 司法协助第18-20页
  1. 司法协助的发展史第18-19页
  2. 司法协助的概念第19-20页
  3. 司法协助的立法模式第20页
 (二) 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第20-24页
  1. 概念第20-23页
  2. 对概念的梳理第23-24页
 (三) 刑事司法协助的分类第24-25页
  1. 以是否签订了双边条约为标准第24-25页
  2. 以地域范围为标准第25页
 (四) 刑事司法协助的原则第25-27页
  1. 学界对原则的研究第25-26页
  2. 对学界研究的总结第26-27页
 (五) 刑事司法协助的形式第27-28页
二、中国-东盟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基础第28-47页
 (一) 中国-东盟的关系和历史渊源第29-30页
 (二) 中国-东盟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基础第30-33页
  1. 中国-东盟共同参加的国际公约第31页
  2. 中国-东盟签订的打击跨国犯罪的文件第31页
  3. 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的引渡、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第31-33页
  4. 平等互惠原则第33页
 (三) 以云南为例研究的意义第33-44页
  1. 云南—中国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第34-40页
  2. 多角度分析云南不可忽视的作用第40-42页
  3. 存在的问题第42页
  4. 刑事司法协助之云南模式第42-44页
 (四) "湄公河血案"引发的思考第44-47页
  1. 普通老百姓的反应第44-45页
  2. 官方的反应第45页
  3. 专家学者的观点第45-46页
  4. "湄公河血案"最新进展第46-47页
三、中国-东盟刑事司法协助现状分析第47-56页
 (一) 中菲、中泰刑事司法协助条约比较研究第47-48页
  1. 协助范围之比较第47-48页
  2. 两个条约执行机关之比较第48页
 (二) 学界关注的中国-东盟跨国犯罪焦点第48-49页
 (三) 中国-东盟刑事司法协助的现状剖析第49-56页
  1. 条约签订情况和相关的会议机制第50-51页
  2. 经济合作多,刑事司法协助少第51-52页
  3. 中国东盟跨境犯罪现状分析第52页
  4. 主要成绩与不足第52-56页
四、云南及周边东盟国家相关犯罪研究第56-64页
 (一) 云南及周边东盟国家跨国犯罪梳理第56-58页
 (二) 中国东盟跨国犯罪的特征第58-59页
 (三) 中国东盟刑事司法协助实践成果第59-64页
  1. 近年中国罪犯逃往东盟国家的情况第60-62页
  2. 近年东盟国家罪犯逃往中国的情况第62-64页
五、可能遇到的障碍和方案设计第64-72页
 (一) 语言障碍及方案设计第64-65页
  1. 缘何存在语言障碍第64页
  2. 如何克服语言障碍第64-65页
 (二) 制度障碍及方案设计第65-72页
  1. 存在着哪些制度障碍第65-67页
  2. 如何排除制度障碍第67-72页
结论第72-73页
致谢第73-77页
参考文献第77-84页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他造型设计研究
下一篇:论检察机关对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