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含油废水的来源、分类及危害 | 第11-12页 |
·含油废水的来源与危害 | 第11-12页 |
·含油废水的分类 | 第12页 |
·含油废水的处理技术概述 | 第12-15页 |
·传统生物处理技术 | 第13-14页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含油废水 | 第14-15页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 第15-17页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 第17-19页 |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供试菌体 | 第21页 |
·供试水体 | 第21页 |
·实验药品和设备 | 第21-23页 |
·实验药品 | 第21-22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2-23页 |
·相关培养基 | 第23-24页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4-28页 |
·菌株分离纯化方法 | 第24页 |
·菌种筛选驯化方法 | 第24-25页 |
·菌种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5页 |
·CODcr 测试方法 | 第25页 |
·OD_(550)测定方法 | 第25页 |
·细菌数量测定方法 | 第25页 |
·固定化颗粒粘连情况与水溶膨胀性测定方法 | 第25页 |
·固定化颗粒机械强度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固定化颗粒渗透性测定方法 | 第26页 |
·固定化颗粒弹性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固定化颗粒密度测定方法 | 第27页 |
·电镜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油类降解菌的筛选与驯化 | 第28-39页 |
·菌种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 第28页 |
·菌种的筛选 | 第28-30页 |
·菌种的初筛 | 第29页 |
·菌种的复筛 | 第29-30页 |
·菌种的驯化 | 第30-32页 |
·菌株的形态特性和生长曲线 | 第32-36页 |
·环境因素对菌种去除率的影响 | 第36-38页 |
·pH值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混合菌种对去处率的影响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化学包埋法固定化工艺研究 | 第39-53页 |
·包埋法固定化 | 第39-41页 |
·固定化配方的确定 | 第41-43页 |
·PVA浓度的确定 | 第41-42页 |
·海藻酸钠浓度的确定 | 第42页 |
·活性炭含量的确定 | 第42页 |
·生长因子含量的确定 | 第42页 |
·固定化配方的确定 | 第42-43页 |
·包埋固定化工艺过程 | 第43-44页 |
·包埋固定化工艺参数优化 | 第44-52页 |
·固定化载体配方优化 | 第44-45页 |
·过程控制参数优化 | 第45-51页 |
·固定化颗粒生理性质 | 第51-52页 |
·固定化颗粒微观结构观察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固定化菌剂处理含油废水研究 | 第53-64页 |
·处理实验设计 | 第53页 |
·环境因素对固定化菌剂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3-58页 |
·固定化产品接种量对处理效果的影 | 第54-55页 |
·曝气强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温度对固定化菌剂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pH对固定化菌剂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多种固定化产品联合使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8页 |
·添加营养物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8-61页 |
·固定化菌剂的再生性能 | 第61-62页 |
·游离菌、固定化菌剂和实际生化处理效果比较 | 第62-63页 |
·游离菌和固定化菌剂处理效果比较 | 第62-63页 |
·固定化菌剂和活性污泥处理效果比较 | 第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