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1. 引言 | 第4-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4-6页 |
·研究目的 | 第6页 |
·研究的教育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 第6-8页 |
·教育理论依据 | 第6-7页 |
·实践意义 | 第7-8页 |
·生物学迅猛发展的需要 | 第7页 |
·素质教育的需要 | 第7页 |
·生物课程标准,新课程,新的高考模式要求的需要 | 第7-8页 |
2. 生物学开放性试题的涵义、特点及功能 | 第8-10页 |
·生物学开放性试题的涵义 | 第8页 |
·生物学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 第8-9页 |
·生物学开放性试题的功能 | 第9-10页 |
3. 国内外生物学开放性试题的例证归类 | 第10-13页 |
·第一种划分方式为从命题思路上分为三类 | 第10页 |
·第二种划分方式为从试题的构成出发,定性地可分成四类 | 第10-12页 |
·第三种划分方式为从试题答案的开口情况出发,定量地可分成三类 | 第12-13页 |
4. 生物学开放性试题的命制 | 第13-18页 |
·生物学开放性试题的命制原则 | 第13-14页 |
·生物学开放性试题的题型设计 | 第14-16页 |
·生物学开放性试题的评价 | 第16-17页 |
·生物学开放性试题命制的注意事项 | 第17-18页 |
5. 生物学开放性试题的教学策略 | 第18-21页 |
·开放性教学思想 | 第18-19页 |
·开放性教学的内容 | 第19-20页 |
·构建开放性教学模式 | 第20-21页 |
6. 生物学开放性试题的未来走向 | 第21-23页 |
·仍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 第21页 |
·对思维的开放性的考查将加大 | 第21页 |
·注意图文信息转换与分析能力的考查 | 第21-22页 |
·结合实验,重在考查科学方法与创新能力 | 第22页 |
·强调对社会热点、社会问题和自然问题的考查 | 第22页 |
·关注对新知识、新成就和新观点的评价 | 第22-23页 |
7. 结论 | 第23-24页 |
英文摘要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致谢 | 第27-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