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目的和范围 | 第12-14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1-2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1-2-1-3 政策意义 | 第13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3 研究范围 | 第13-14页 |
§1-3 本文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难点和创新点 | 第14页 |
1-3-1 本文的重点问题 | 第14页 |
1-3-2 本文的难点 | 第14页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页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的结构安排、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1-4-1 研究思路、方法 | 第14-15页 |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外部董事管理综述 | 第17-23页 |
§2-1 外部董事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 第17-18页 |
2-1-1 外部董事定义 | 第17页 |
2-1-2 外部董事分类 | 第17页 |
2-1-3 外部董事功能 | 第17-18页 |
§2-2 外部董事管理的基本内容 | 第18-19页 |
2-2-1 外部董事选聘资格与程序 | 第18页 |
2-2-2 外部董事激励 | 第18页 |
2-2-3 外部董事培训 | 第18-19页 |
2-2-4 外部董事任期 | 第19页 |
2-2-5 外部董事考评 | 第19页 |
§2-3 外部董事效果 | 第19-20页 |
2-3-1 外部董事与公司业绩 | 第19页 |
2-3-2 外部董事与非业绩影响 | 第19-20页 |
§2-4 外部董事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2-4-1 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页 |
2-4-2 战略管理学:资源依赖理论 | 第20页 |
2-4-3 社会学: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0页 |
2-4-4 法学:制衡理论 | 第20页 |
2-4-5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学:激励理论 | 第20-21页 |
2-4-6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1页 |
2-4-7 公司治理理论 | 第21页 |
§2-5 当前国内外部董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2-6 当前国内外部董事管理现状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创元公司投资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历史与现状 | 第23-31页 |
§3-1 创元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23-24页 |
3-1-1 创元公司成立背景 | 第23页 |
3-1-2 创元公司简介 | 第23-24页 |
§3-2 创元公司投资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发展阶段 | 第24-27页 |
3-2-1 存在但无管理阶段 | 第24-25页 |
3-2-2 管理萌芽阶段 | 第25-26页 |
3-2-3 规范探索阶段 | 第26-27页 |
§3-3 创元公司投资企业外部董事管理现状 | 第27-31页 |
3-3-1 创元公司投资企业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3-3-2 创元公司投资企业外部董事结构与管理状况 | 第28页 |
3-3-2-1 外部董事结构 | 第28-29页 |
3-3-2-2 外部董事管理现状 | 第29-30页 |
3-3-2-3 创元公司投资企业外部董事管理机构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创元公司投资企业外部董事管理经验教训与存在问题 | 第31-36页 |
§4-1 创元公司投资企业外部董事管理经验教训 | 第31-32页 |
4-1-1 存在就是力量 | 第31页 |
4-1-2 认识决定实践 | 第31-32页 |
4-1-3 管理不到位,代价惨重 | 第32页 |
§4-2 创元公司投资企业外部董事管理现存问题 | 第32-36页 |
4-2-1 外部环境问题 | 第33页 |
4-2-2 现存内部问题 | 第33-36页 |
4-2-2-1 认识问题 | 第33页 |
4-2-2-2 指导思想和目标不明 | 第33页 |
4-2-2-3 缺乏系统性 | 第33-34页 |
4-2-2-4 外聘董事与内生董事待遇不一致 | 第34页 |
4-2-2-5 缺乏激励 | 第34页 |
4-2-2-6 没有形成合力 | 第34-35页 |
4-2-2-7 没有专门考评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外部董事管理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第36-38页 |
§5-1 外部董事管理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36页 |
§5-2 外部董事管理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36-37页 |
§5-3 外部董事管理体系设计的目标 | 第37-38页 |
第六章 外部董事管理 | 第38-65页 |
§6-1 外部董事定义、性质、功能、特点、素质 | 第39-47页 |
6-1-1 外部董事的定义 | 第39页 |
6-1-2 外部董事的性质 | 第39-40页 |
6-1-3 外部董事的功能 | 第40-43页 |
6-1-3-1 增值功能 | 第40-41页 |
6-1-3-2 代表功能 | 第41页 |
6-1-3-3 传导功能 | 第41-42页 |
6-1-3-4 制衡功能 | 第42页 |
6-1-3-5 推动变革功能 | 第42-43页 |
6-1-4 外部董事的特点 | 第43-44页 |
6-1-4-1 外部性 | 第43页 |
6-1-4-2 兼职性 | 第43-44页 |
6-1-4-3 相对独立性 | 第44页 |
6-1-4-4 业绩难以衡量 | 第44页 |
6-1-4-5 稀缺性 | 第44页 |
6-1-5 外部董事的素质要求 | 第44-47页 |
6-1-5-1 外部董事的一般素质要求 | 第45页 |
6-1-5-2 外部董事的特殊素质要求 | 第45-47页 |
§6-2 外部董事选任管理 | 第47-53页 |
6-2-1 外部董事选拔 | 第47-50页 |
6-2-1-1 外部董事选拔的前提条件 | 第47页 |
6-2-1-2 外部董事选拔来源 | 第47-48页 |
6-2-1-3 外部董事候选人的资格 | 第48页 |
6-2-1-4 外部董事选拔程序 | 第48-50页 |
6-2-1-5 外部董事职务说明书 | 第50页 |
6-2-2 外部董事任用管理 | 第50-52页 |
6-2-2-1 外部董事任用类型 | 第50页 |
6-2-2-2 外部董事任用程序 | 第50页 |
6-2-2-3 外部董事任期 | 第50-51页 |
6-2-2-4 外部董事任职企业数量 | 第51页 |
6-2-2-5 外部董事任用合同 | 第51-52页 |
6-2-3 外部董事更换与免职 | 第52-53页 |
6-2-3-1 外部董事更换 | 第52页 |
6-2-3-2 外部董事免职 | 第52-53页 |
§6-3 外部董事引导与培训 | 第53-56页 |
6-3-1 外部董事引导 | 第53页 |
6-3-2 外部董事培训 | 第53-55页 |
6-3-3 外部董事联合会议 | 第55-56页 |
§6-4 外部董事职责管理 | 第56-59页 |
6-4-1 外部董事职责 | 第56-57页 |
6-4-1-1 外部董事对创元公司的职责——内部职责 | 第56-57页 |
6-4-1-2 外部董事对投资企业的职责——外部职责 | 第57页 |
6-4-2 外部董事履行职责方式 | 第57页 |
6-4-3 外部董事职责考核 | 第57-59页 |
6-4-3-1 外部董事职责考核内容 | 第57-58页 |
6-4-3-2 外部董事职责考核方式 | 第58页 |
6-4-3-3 外部董事职责考核结果及应用 | 第58-59页 |
§6-5 外部董事激励 | 第59-63页 |
6-5-1 声誉激励 | 第59页 |
6-5-2 职业发展激励 | 第59-60页 |
6-5-3 考核激励 | 第60页 |
6-5-4 薪酬激励 | 第60-63页 |
6-5-4-1 薪酬激励——对薪酬的认识 | 第60-61页 |
6-5-4-2 薪酬激励——主体 | 第61页 |
6-5-4-3 薪酬激励的原则 | 第61-62页 |
6-5-4-4 影响外部董事薪酬的因素 | 第62页 |
6-5-4-5 薪酬结构 | 第62-63页 |
§6-6 外部董事管理的环境建设 | 第63-65页 |
6-6-1 搭建良好的投资企业基础 | 第63页 |
6-6-2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 第63页 |
6-6-3 提供支持性服务 | 第63-64页 |
6-6-4 管理制度建设 | 第64-6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附录A | 第68-70页 |
附录B | 第70-72页 |
附录C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