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中空纤维膜紫外光接枝改性研究
第一章 前言 | 第1-19页 |
·概述 | 第9页 |
·常用的高分子膜材料 | 第9-10页 |
·膜的分类 | 第10-11页 |
·平板膜 | 第10页 |
·管式膜 | 第10-11页 |
·中空纤维膜 | 第11页 |
·膜的制备 | 第11-12页 |
·聚烯烃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 第11-12页 |
·我国聚烯烃中空纤维膜现状 | 第12页 |
·聚烯烃中空纤维微孔滤膜的应用 | 第12-14页 |
·医学应用 | 第12-13页 |
·膜生物反应器 | 第13页 |
·大规模工业应用 | 第13-14页 |
·其他领域 | 第14页 |
·表面改性介绍 | 第14-17页 |
·表面改性方法 | 第14-15页 |
·表面光接枝研究状况 | 第15页 |
·光接枝聚合反应的特点 | 第15-16页 |
·光接枝在分离膜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本实验研声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表面光接枝的化学原理 | 第19-21页 |
·含光敏基聚合物辐照分解法 | 第19-20页 |
·自由基链转移法 | 第20页 |
·氢提取反应法 | 第20-21页 |
·聚乙烯的表面光接枝聚合机理 | 第21-24页 |
·光敏剂引发 | 第21-23页 |
·表面预氧化PE的紫外光辐照分解 | 第23-24页 |
·聚乙烯表面光接枝改性实施方法 | 第24-25页 |
·液相接枝法 | 第24页 |
·气相接枝法 | 第24-25页 |
·本体接枝法 | 第25页 |
·光接枝的影响因素 | 第25-28页 |
·PE的结晶和取向 | 第25页 |
·不同单体的接枝性能差异 | 第25-26页 |
·光敏剂 | 第26页 |
·温度 | 第26-27页 |
·溶剂 | 第27页 |
·氧气的影响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28-34页 |
·主要试剂与原材料 | 第2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8-29页 |
·实验步骤 | 第29-30页 |
·光敏剂(BP)的涂覆 | 第29页 |
·接枝液的配制 | 第29页 |
·辐照接枝 | 第29-30页 |
·接枝膜后处理 | 第30页 |
·接枝膜的表征 | 第30-34页 |
·接枝率的测定 | 第30-31页 |
·纯水通量的测定 | 第31页 |
·吸水率的测定 | 第31-32页 |
·孔隙率的测定 | 第32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2页 |
·差热分析(DSC) | 第32页 |
·接枝表面形态 | 第32页 |
·中空纤维膜接枝前后力学性能测试。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4-55页 |
·光敏剂的选择 | 第34页 |
·预浸液的选择 | 第34-35页 |
·接枝单体为AA的预浸液的选择 | 第34-35页 |
·接枝单体为MA的预浸液的选择 | 第35页 |
·浸泡时间的确定 | 第35-36页 |
·光照时间对HDPE中空纤维膜接枝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引发剂浓度的影响 | 第37页 |
·单体溶液 | 第37-40页 |
·溶剂的选择 | 第37-38页 |
·AA单体溶液 | 第38-39页 |
·MA单体溶液 | 第39页 |
·溶液中水的作用 | 第39-40页 |
·单体浓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阻聚剂 | 第41-42页 |
·单体为从体系 | 第41-42页 |
·单体为MA体系 | 第42页 |
·接枝率与纯水吸收率 | 第42-43页 |
·接枝率与纯水通量的关系 | 第43-45页 |
·单体从与单体MA纯水通量比较 | 第45页 |
·接枝率与孔隙率 | 第45-46页 |
·红外光谱接枝证明 | 第46-47页 |
·光接枝HDPE中空纤维膜结晶行为分析 | 第47-49页 |
·接枝后中空纤维膜强度的变化 | 第49-51页 |
·HDPE中空纤维接枝膜表面形态 | 第51-5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本课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发表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