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人力资本投资视野中的企业培训 | 第8-21页 |
·企业培训 | 第8-9页 |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企业培训 | 第9-11页 |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第9页 |
·内部劳动力市场起到更重要的调节作用 | 第9-10页 |
·企业培训是内部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10-11页 |
·鉴于人力资本增值的企业培训的内容选择机制 | 第11-15页 |
·企业员工培训内容选择的原则 | 第11-13页 |
·企业培训内容范围和形式的选择 | 第13页 |
·企业在职员工培训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企业培训的特征 | 第15-17页 |
·企业培训目的的特征 | 第15-16页 |
·企业培训内容的特征 | 第16-17页 |
·企业培训对象的特征 | 第17页 |
·影响企业培训的组织因素 | 第17-21页 |
·所处的行业类型产业的不平衡发展 | 第17-18页 |
·企业规模 | 第18页 |
·企业组织结构因素 | 第18-19页 |
·企业组织结构 | 第19页 |
·其他组织制度 | 第19-20页 |
·企业文化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我国企业培训的现状和问题 | 第21-29页 |
·我国企业培训现状 | 第21-24页 |
·企业培训的理论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培训投入的实际状况分析 | 第22-23页 |
·企业培训的组织实施分析 | 第23-24页 |
·当前国内企业培训的问题 | 第24-29页 |
·培训计划上的问题 | 第24-25页 |
·培训内容上的问题 | 第25-26页 |
·培训方式上的问题 | 第26页 |
·培训对象上的问题 | 第26-27页 |
·培训组织上的问题 | 第27-28页 |
·培训考核上的问题 | 第28页 |
·培训资源上的问题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国外企业培训的经验和方式 | 第29-43页 |
·德国企业培训的形式和特点 | 第29-31页 |
·企业内培训 | 第29-30页 |
·跨企业培训 | 第30页 |
·德国企业培训的特色 | 第30-31页 |
·日本企业培训的形式和特点 | 第31-36页 |
·日本对新职工的教育培训 | 第31-33页 |
·对管理层人员的教育培训 | 第33-35页 |
·对从事国际经营的专业人员的培训 | 第35页 |
·日本企业培训的特点 | 第35-36页 |
·美国企业培训的形式和特点 | 第36-43页 |
·摩托罗拉公司的企业培训 | 第37-38页 |
·通用汽车公司的企业培训 | 第38-39页 |
·IBM公司的企业培训 | 第39-40页 |
·美国的企业培训的运作机制 | 第40-41页 |
·美国企业培训的特点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企业培训的对策研究 | 第43-56页 |
·推广实行人力资源ISO10015 企业培训质量标准 | 第43-45页 |
·ISO10015 企业培训质量标准 | 第43页 |
·推介ISO10015 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43-44页 |
·企业培训中实施ISO10015 的策略 | 第44-45页 |
·创建学习型企业 | 第45-48页 |
·从学习型组织到学习型企业 | 第45-46页 |
·建立学习型企业的必要性 | 第46-47页 |
·建立学习型企业的步骤和途径 | 第47-48页 |
·完善企业培训内部机制 | 第48-50页 |
·建立现代企业培训的观念 | 第48页 |
·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培养自己的企业培训专家 | 第48-49页 |
·做好企业培训计划 | 第49页 |
·进行企业培训需求分析 | 第49页 |
·加强培训的沟通工作 | 第49页 |
·改进培训方法 | 第49页 |
·重视培训效果评估 | 第49-50页 |
·培育有利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 | 第50页 |
·对员工培训风险的正确认识与科学规避 | 第50-56页 |
·培训风险分类 | 第51-53页 |
·员工培训风险的规避与防范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