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P-混凝土界面行为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英文摘要) | 第4-6页 |
目录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FRP 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及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FRP-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能研究综述 | 第15-35页 |
·引言 | 第15-17页 |
·FRP-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 第17-22页 |
·试验方案 | 第17-19页 |
·试验结果 | 第19-21页 |
·其他试验研究 | 第21-22页 |
·FRP-混凝土界面数值模拟研究 | 第22-23页 |
·FRP-混凝土界面的剥离承载力 | 第23-28页 |
·影响参数 | 第23-24页 |
·界面剥离承载力模型 | 第24-27页 |
·不同剥离承载力模型对关键影响因素的考虑对比 | 第27-28页 |
·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本构模型 | 第28-33页 |
·概述 | 第28-29页 |
·现有的本构模型 | 第29-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基于宏观单元的界面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 | 第35-51页 |
·FRP-混凝土界面有限元分析的技术难点 | 第35-38页 |
·非共轴转动裂缝混凝土本构模型 | 第38-42页 |
·概述 | 第38-39页 |
·强度准则 | 第39-40页 |
·应力应变关系 | 第40页 |
·裂缝模型和裂面剪力传递系数 | 第40-42页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42-48页 |
·面内剪切试验的有限元模型 | 第42-43页 |
·参数讨论 | 第43-45页 |
·模型验证 | 第45-48页 |
·界面力学性能和剥离机理的讨论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基于精细单元的界面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 | 第51-69页 |
·宏观单元模型的主要缺点 | 第51-52页 |
·精细单元有限元模型 | 第52-58页 |
·概述 | 第52-53页 |
·FRP 片材模型 | 第53-54页 |
·混凝土模型 | 第54-58页 |
·参数讨论 | 第58-63页 |
·分析试件 | 第58页 |
·裂面剪力模型 | 第58-59页 |
·混凝土受拉软化模型 | 第59-60页 |
·混凝土单元尺寸影响 | 第60-61页 |
·对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第61-63页 |
·界面剥离破坏过程 | 第63-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界面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 第69-90页 |
·引言 | 第69页 |
·由精细单元模型得到的局部粘结-滑移关系 | 第69-71页 |
·建议的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 第71-76页 |
·精确模型 | 第71-75页 |
·简化模型 | 第75页 |
·双线性模型 | 第75-76页 |
·建议的承载力模型 | 第76-78页 |
·界面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78-89页 |
·剥离承载力模型对比 | 第78-82页 |
·本构模型对比 | 第82-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抗弯加固剥离研究综述 | 第90-104页 |
·引言 | 第90-92页 |
·抗弯加固剥离试验研究 | 第92-94页 |
·抗弯加固剥离数值分析 | 第94-95页 |
·抗弯加固剥离承载力设计方法 | 第95-102页 |
·概述 | 第95-96页 |
·ACI 440 建议的公式 | 第96-97页 |
·黄-叶建议的公式 | 第97页 |
·Teng 等建议的公式 | 第97-98页 |
·JSCE 建议的公式 | 第98页 |
·fib 建议的公式 | 第98-99页 |
·不同设计公式和计算结果的对比 | 第99-102页 |
·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七章 抗弯加固剥离的分析 | 第104-144页 |
·引言 | 第104-105页 |
·受弯剥离破坏试验研究 | 第105-107页 |
·试验方案 | 第105-106页 |
·试验结果 | 第106-107页 |
·基于精细单元的有限元分析 | 第107-111页 |
·精细单元有限元模型 | 第107-109页 |
·界面粘结-滑移关系 | 第109-110页 |
·双重剥离破坏准则 | 第110-111页 |
·基于组合裂缝模型的数值分析 | 第111-120页 |
·概述 | 第111-112页 |
·基于无网格法的组合裂缝模型 | 第112-115页 |
·计算模型和结果 | 第115-120页 |
·小结 | 第120页 |
·基于普通单元的有限元分析 | 第120-124页 |
·概述 | 第120-121页 |
·用户自定义界面单元 | 第121-122页 |
·其他单元模型和本构模型 | 第122-124页 |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124-134页 |
·典型试件对比 | 第124-130页 |
·大量试验验证 | 第130-134页 |
·参数讨论 | 第134页 |
·受弯剥离承载力设计方法 | 第134-138页 |
·简化的界面粘结应力分布 | 第134-136页 |
·计算模型 | 第136-138页 |
·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138-142页 |
·不同计算模型和试验结果对比 | 第138-141页 |
·考虑保证率的设计公式 | 第141-142页 |
·均布荷载情况 | 第142页 |
·小结 | 第142-144页 |
第八章 抗剪加固剥离研究综述 | 第144-160页 |
·引言 | 第144-145页 |
·抗剪加固剥离的试验研究 | 第145-146页 |
·U 型粘贴 | 第145-146页 |
·侧面粘贴 | 第146页 |
·抗剪加固的剥离承载力公式 | 第146-158页 |
·概述 | 第146-147页 |
·ACI-440 建议公式 | 第147-148页 |
·欧洲设计规范建议公式 | 第148-149页 |
·英国设计规范建议公式 | 第149-150页 |
·加拿大设计规范建议公式 | 第150-151页 |
·日本设计规范建议公式 | 第151页 |
·Chen & Teng 公式 | 第151-153页 |
·谭壮公式 | 第153页 |
·张-叶-陆公式 | 第153页 |
·U 型加固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 第153-156页 |
·侧面粘贴加固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 第156-158页 |
·抗剪加固剥离的机理分析 | 第158-160页 |
第九章 抗剪加固剥离的分析 | 第160-188页 |
·引言 | 第160页 |
·试验研究 | 第160-163页 |
·试验方案 | 第160-162页 |
·试验结果 | 第162-163页 |
·有限元分析 | 第163-168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163-164页 |
·计算结果 | 第164-168页 |
·FRP 应力分布规律 | 第168-179页 |
·斜裂缝形状的简化 | 第168-169页 |
·滑移场模型 | 第169-170页 |
·计算模型 | 第170-173页 |
·计算结果 | 第173-179页 |
·设计公式 | 第179-187页 |
·小结 | 第187-188页 |
第十章 结论 | 第188-191页 |
参考文献 | 第191-202页 |
附录 | 第202-215页 |
致谢及声明 | 第215-21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第216-2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