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作曲理论论文

罗奇伯格《第二交响曲》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2页
 一、Why——选题缘由第8-9页
 二、What——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How——研究内容及说明第10-12页
第一章 1950年代美国的十二音音乐的发展回顾第12-17页
 第一节 影响其发展的两个重要环境第12-14页
  一、社会环境第12-13页
   (一)、冷战的影响第12页
   (二)、战后美国艺术领域获得发展第12页
   (三)、欧洲的影响第12-13页
  二、音乐环境第13-14页
   (一)、新颖的技法第13-14页
   (二)、十二音"明星"作曲家的引领第14页
 第二节 重要发展现象的梳理第14-17页
  一、最早走向整体序列化的美国作曲家第14-15页
  二、其它十二音创作现象第15-17页
第二章 罗奇伯格的十二音创作实践和相关理论第17-26页
 第一节 十二音创作概述第17-19页
 第二节 六音列理论的研究第19-26页
  一、基本概述第19-24页
  二、总结及评价第24-26页
第三章 《第二交响曲》的序列设计及使用第26-37页
 第一节 《第二交响曲》的十二音序列第26-31页
  一、序列的构成及设计理论第26-27页
  二、实践解决问题第27-31页
 第二节 序列的使用第31-37页
  一、六音列组合的使用第31-33页
  二、四音集合与三音集合的运用第33-37页
   (一)、四音集合第33-34页
   (二)、三音集合第34-37页
第四章 以传统思维为基础的整体写作第37-69页
 第一节 结构的设计第37-45页
  一、整体的设计第37-41页
   (一)、开篇之设计第37-39页
   (二)、结尾之设计第39-41页
  二、各乐章的设计第41-45页
   (一)、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第41-42页
   (二)、其它乐章的三部性第42-45页
 第二节 主题的特点第45-63页
  一、主题的形态第46-52页
   (一)、乐句结构、节奏组织之均衡第46-48页
   (二)、歌唱性线条第48-52页
  二、主题的贯穿第52-63页
   (一)、动机展开第52-55页
   (二)、音型展开第55-57页
   (三)、主题重复和再现第57-63页
 第三节 和声处理及设计第63-69页
  一、和弦构成第63-66页
  二、和声语汇第66-69页
结语第69-75页
 一、一个传统的十二音作曲家第69-71页
 二、从传统的十二音走向"新浪漫"第71-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附录Ⅰ: 罗奇伯格大事记第81-90页
附录Ⅱ: 罗奇伯格作品分类目录第90-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J.C.巴赫键盘协奏曲研究
下一篇:论罗塞练习曲的练习方法及其对乐曲演奏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