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部分初级中学体育课结构的合理性调查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对体育课结构和合理性概念的认识 | 第10-11页 |
·体育课结构的概念 | 第10-11页 |
·合理性的概念认识 | 第11页 |
·国内体育课结构的主要类型以及划分依据 | 第11-12页 |
·国外体育课结构的特点研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12-15页 |
·国外学校体育结构的特点 | 第13-14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14-15页 |
·小结 | 第15页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5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5-16页 |
·观察法 | 第16页 |
·专家访谈法 | 第16页 |
·统计法 | 第16页 |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16-39页 |
·教师和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的认识 | 第16-18页 |
·从学生对体育课的喜好程度看结构的合理性 | 第16-18页 |
·学生对老师课程安排的流畅程度的评价 | 第18页 |
·学生对体育课结构中各部分的认识 | 第18-39页 |
·准备部分 | 第18-26页 |
·学生认为体育课准备部分合理程度 | 第19页 |
·老师准备部分安排的情况调查 | 第19页 |
·老师在测试课上安排准备活动的情况 | 第19-20页 |
·准备活动时间分配 | 第20-21页 |
·准备部分内容的合理性分析 | 第21-24页 |
·准备活动老师的组织 | 第24-25页 |
·准备活动的生理负荷 | 第25-26页 |
·基本部分 | 第26-37页 |
·基本部分教学时间的安排 | 第26-27页 |
·基本部分教学内容的个数以及难度程度合理性分析 | 第27-29页 |
·基本部分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 第29-32页 |
·基本部分教学目标的合理性研究 | 第32-34页 |
·基本部分运动负荷安排的合理性研究 | 第34-37页 |
·结束部分的合理性研究 | 第37-39页 |
·学生对结束部分合理程度的态度 | 第37页 |
·结束部分时间的安排 | 第37-38页 |
·结束部分的内容安排 | 第38-39页 |
·结束部分的负荷安排合理性研究 | 第39页 |
5 结论和建议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建议 | 第40-41页 |
·教师必须切实提高自身体育修养与教学能力 | 第40页 |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的总结和积累经验 | 第40页 |
·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 第40页 |
·运动负荷的安排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 第40页 |
·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测、标准 | 第40-41页 |
6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附件 1 | 第43-45页 |
附件 2 | 第45-48页 |
附件 3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