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制造工艺论文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研究

1 绪论第1-14页
 1.1 汽车覆盖件的特点、要求及其工艺性第7-9页
  1.1.1 汽车覆盖件冲压生产的特点第7-8页
  1.1.2 汽车覆盖件的分类及要求第8-9页
  1.1.3 覆盖件的工艺性第9页
 1.2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3 汽车覆盖件冲压仿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0-13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2 覆盖件冲压成形的基本理论第14-25页
 2.1 金属塑性变形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第14-15页
 2.2 金属塑性变形屈服准则第15-16页
 2.3 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第16-18页
  2.3.1 应力应变理论的发展第16-17页
  2.3.2 增量理论与全量理论第17-18页
 2.4 硬化与硬化曲线第18-19页
 2.5 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与成形极限第19-25页
  2.5.1 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第19-21页
  2.5.2 材料性能指标对冲压成形性能的影响第21-23页
  2.5.3 成形极限图的概念及作用第23-25页
3 覆盖件冲压工艺的基本方案分析第25-44页
 3.1 覆盖件冲压工艺方案分析的资料准备第25页
 3.2 根据生产纲领提出工艺方案第25-26页
 3.3 确定最佳工艺方案第26-29页
  3.3.1 确定最佳工艺方案应考虑内容第27-28页
  3.3.2 评判工艺方案优劣的基本原则第28-29页
 3.4 绘制综合工序图第29-31页
 3.5 使用仿真软件Autoform对相关方案进行计算机仿真第31-37页
  3.5.1 Autoform的特点第31-32页
  3.5.2 Autoform的前处理与后处理第32-33页
  3.5.3 Autoform板料成形模块第33-34页
  3.5.4 覆盖件拉延工序计算机仿真分析的一般步骤第34-37页
 3.6 覆盖件冲压工艺方案分析实例第37-44页
4 拉延成形基础工艺参数研究第44-50页
 4.1 拉延件的冲压方向确定第44-45页
 4.2 拉延筋和拉延槛的设计第45-48页
  4.2.1 拉延筋的主要作用第46-47页
  4.2.2 拉延筋的断面形状及相关尺寸第47-48页
 4.3 工艺孔及工艺切口第48-50页
5 拉延件压料面及工艺补充部分设计研究第50-70页
 5.1 压料面的确定第50-51页
 5.2 压料面调整的实例第51-55页
 5.3 工艺补充部分设计第55-63页
  5.3.1 概述第55-56页
  5.3.2 根据修边形式的不同确定工艺补充部分尺寸第56-57页
  5.3.3 考虑拉延工序与修边工序及翻边工序的关系第57-58页
  5.3.4 防止冲击线及滑移线的产生第58-60页
  5.3.5 角部工艺补充部分应尽量避免有两级台阶的情形第60-61页
  5.3.6 浅拉延件的反包设计第61-63页
 5.4 拉延件设计合理性评价第63-70页
  5.4.1 评价方法的建立第64页
  5.4.2 评价指标打分标准第64-65页
  5.4.3 实例第65-70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6.1 总结第70-71页
 6.2 展望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牛奶中青霉素残留的微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抗人L-PGDS基因工程抗体的构建及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