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1 样地选择与测定方法 | 第10-14页 |
1.1 样地的选择 | 第10页 |
1.1.1 研究区域的自然条件 | 第10页 |
1.1.2 实验样地 | 第10页 |
1.2 测定方法 | 第10-14页 |
1.2.1 原始数据的采集 | 第10-11页 |
1.2.2 影像数据的室内处理 | 第11页 |
1.2.3 数据可靠性检验 | 第11-14页 |
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4-18页 |
2.1 点格局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2.2 点格局分析方法应用简介 | 第15-18页 |
2.2.1 均匀分布 | 第15-16页 |
2.2.2 随机分布 | 第16页 |
2.2.3 聚集分布 | 第16-18页 |
3 单一种群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的格局变化 | 第18-45页 |
3.1 大针茅种群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的格局变化 | 第18-25页 |
3.1.1 恢复样地中大针茅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18页 |
3.1.2 退新样地中大针茅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18-19页 |
3.1.3 零恢复样地中大针茅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19-25页 |
3.2 羊草种群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的格局变化 | 第25-30页 |
3.2.1 恢复样地中羊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25页 |
3.2.2 退新样地中羊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25页 |
3.2.3 零恢复样地中羊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25-30页 |
3.3 米氏冰草种群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的格局变化 | 第30-35页 |
3.3.1 恢复样地中米氏冰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30页 |
3.3.2 退新样地中米氏冰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30页 |
3.3.3 零恢复样地中米氏冰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30-35页 |
3.4 小叶锦鸡儿种群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的格局变化 | 第35-40页 |
3.4.1 恢复样地中小叶锦鸡儿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35页 |
3.4.2 退新样地中小叶锦鸡儿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35页 |
3.4.3 零恢复样地中小叶锦鸡儿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35-40页 |
3.5 糙隐子草种群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的格局变化 | 第40-45页 |
3.5.1 恢复样地中糙隐子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40页 |
3.5.2 退新样地中糙隐子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40页 |
3.5.3 零恢复样地中糙隐子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第40-45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5-47页 |
4.1 测定方法的思考 | 第45页 |
4.2 分析方法的探究 | 第45-46页 |
4.3 种群格局变化分析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文献综述 | 第48-57页 |
演替理论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 第48-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