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道路交通事故相关概念界定与特征表述 | 第10-13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特征表述 | 第12-13页 |
一、极大的社会危害性与无可避免性 | 第12页 |
二、成因的多元化 | 第12-13页 |
三、损失填补与直接当事人承受力的不对称性 | 第13页 |
四、举证责任的独特性 | 第13页 |
第二章 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探析 | 第13-47页 |
第一节 梗概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民事归责原则体系构建 | 第14-47页 |
一、以过错责任原则(涵摄过错推定)为主导 | 第14-28页 |
(一) 过错责任原则简介 | 第14-19页 |
(二) 诸种学说 | 第19-20页 |
(三) 相关立法例、判例 | 第20-23页 |
(四) 过错责任原则所具优势 | 第23-28页 |
二、严格责任原则否弃 | 第28-45页 |
(一) 严格责任原则简介 | 第28-32页 |
(二) 诸种学说 | 第32-34页 |
(三) 相关立法例、判例 | 第34-40页 |
(四) 严格责任原则所具劣势 | 第40-45页 |
三、公平责任例外适用 | 第45-47页 |
(一) 公平责任简介 | 第45-46页 |
(二) 公平责任效用 | 第46-47页 |
第三章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研究 | 第47-59页 |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过错责任原则与责任主体联系之研判 | 第47-49页 |
一、过错责任原则是确定责任主体的前提与依据 | 第47-48页 |
二、责任主体判定基准弥补过错责任原则之不足 | 第48-49页 |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判定基准研究 | 第49-50页 |
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具体类型分析 | 第50-59页 |
一、机动车驾驶人 | 第50-51页 |
二、未经许可驾驶他人机动车责任者 | 第51-53页 |
三、未履行登记移转手续责任者 | 第53页 |
四、分期付款买卖机动车责任者 | 第53-54页 |
五、在机动车维修、洗车或保管期间责任者 | 第54-55页 |
六、出租出借机动车责任者 | 第55-56页 |
七、乘客 | 第56页 |
八、雇用人 | 第56-58页 |
九、代理监督者 | 第58页 |
十、国家与公共团体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 记 | 第63-65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65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