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

头痛宁经皮给药系统的药学研究

引言第1-20页
 选题目的第10页
 选题意义第10-13页
  临床需要第10-11页
  市场需要第11页
  中药制剂现代化的需要第11-12页
  川芎综合利用的需要第12-13页
 选题依据第13-18页
  中医药对于偏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3-14页
  处方来源、组成、分析第14-16页
   处方来源第14-16页
   处方组成第16页
   处方分析第16页
  处方中药物的现代研究情况第16-18页
   川芎第16-17页
   冰片第17-18页
 研究总体思路第18-20页
正文第20-103页
 川芎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第20-26页
  仪器与材料第20-21页
   仪器第20页
   材料第20-21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21-26页
   药材产地的确定第21-22页
   挥发油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第22-23页
   共水蒸馏法提取川芎挥发油最佳工艺的确定第23-24页
   挥发油脱水工艺的研究第24-26页
 川芎挥发油的质量标准、稳定性及透皮特性的研究第26-51页
  仪器与材料第26页
   仪器第26页
   材料第26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26-51页
   川芎挥发油质量标准研究第26-33页
   川芎挥发油的稳定性研究第33-36页
   川芎挥发油的透皮性研究第36-51页
 头痛宁TDD系统的制备工艺研究第51-63页
  仪器与材料第52页
   仪器第52页
   材料第52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52-63页
   药物配伍剂量确定第52-54页
   头痛宁贴片制备工艺研究第54-63页
 头痛宁TDD系统的体外质量评价研究第63-85页
  仪器与材料第63页
   仪器第63页
   材料第63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63-85页
   粘性第63-66页
   体外释药规律的考察第66-69页
   透皮速率的测定第69-71页
   皮肤刺激性试验第71-73页
   皮肤过敏性试验第73-74页
   含量测定第74-83页
   初步稳定性试验第83-85页
 头痛宁TDD系统的体内质量评价研究第85-103页
  仪器与材料第85页
   仪器第85页
   材料第85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85-103页
   头痛宁贴片对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第85-93页
   头痛宁贴片对偏头痛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第93-96页
   兴痛宁帖片家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第96-103页
结论第103-108页
 小结第103-104页
 讨论第104-108页
  中药复方TDD系统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第104-105页
  中药复方TDD系统的生物利用度研究第105页
  传统经络穴位理论在现代中药复方TDD系统研究中的重要性第105-106页
  中药复方TDD系统的体内药效学评价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3页
综述第113-127页
后置部分第127-128页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第127-128页
 声明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参对内皮细胞功能改善中信号转导的调控作用
下一篇:数据挖掘的模糊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