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丹参对内皮细胞功能改善中信号转导的调控作用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9页
   ·丹参的研究进展第12-16页
     ·化学成分第12页
     ·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第12-13页
     ·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第13页
     ·对内皮细胞的保护第13-15页
     ·改善微循环第15页
     ·抗炎与增强免疫功能第15-16页
   ·内皮细胞氧化性损伤机理第16-17页
     ·活性氧的产生第16-17页
     ·活性氧与内皮细胞损伤第17页
     ·活性氧参与的信号转导第17页
   ·内皮细胞黏附性变化及相关的信号转导第17-21页
     ·内皮功能改变与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第18页
     ·内皮细胞黏附分子与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过程第18-20页
     ·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调节第20-21页
   ·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变化及相关的信号转导第21-25页
     ·内皮细胞间连接结构第22-23页
     ·调节内皮屏障功能的信号转导途径第23-25页
   ·谷胱甘肽(GSH)参与的细胞信号转导第25-27页
     ·GSH 的结构和分布第25页
     ·GSH 的作用第25-27页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的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丹参提取物对H_2O_2损伤的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第29-44页
   ·引言第29页
   ·材料与方法第29-36页
     ·主要仪器第29-30页
     ·主要试剂第30页
     ·丹参提取物(ESM)制备第30页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原代培养及传代实验第30-31页
     ·八因子免疫组化法鉴定内皮细胞第31页
     ·MTT 法检测ESM 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31-32页
     ·乳酸脱氢酶(LDH)渗出率测定第32-33页
     ·膜蛋白变化情况分析第33页
     ·胞内ATP 水平测定第33-34页
     ·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测定第34-35页
     ·显微镜下细胞形态观察第35-36页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第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3页
     ·ESM对H_2O_2损伤的内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36-39页
     ·ESM对H_2O_2损伤的内皮细胞LDH渗出率的影响第39页
     ·ESM对H_2O_2损伤的内皮细胞膜蛋白的影响第39-40页
     ·ESM对H_2O_2损伤的内皮细胞胞内ATP水平的影响第40-41页
     ·ESM对H_2O_2损伤的内皮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第41-42页
     ·ESM对H_2O_2损伤的内皮细胞胞内SOD水平的影响第42-43页
   ·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丹参提取物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调节第44-60页
   ·引言第44页
   ·材料与方法第44-50页
     ·主要仪器第44-45页
     ·主要试剂第45页
     ·细胞培养第45页
     ·MTT 法检测TNF-α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45页
     ·虎红染色法检测内皮细胞与HL-60 细胞的黏附第45-46页
     ·酶联免疫法(细胞ELISA)检测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第46-47页
     ·蛋白质浓度标准曲线绘制及含量测定第47页
     ·免疫印迹法检测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第47-50页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第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59页
     ·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内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第50-51页
     ·ESM 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与HL-60 黏附的影响第51-54页
     ·ESM 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第54-58页
     ·在ESM对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调节中GSH的作用第58-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丹参提取物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的调节第60-76页
   ·引言第60页
   ·材料与方法第60-65页
     ·主要仪器第60-61页
     ·主要试剂第61页
     ·免疫组化法观察核转录因子(NF-κB)转位第61-62页
     ·蛋白质浓度测定第62页
     ·免疫印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转位第62页
     ·免疫印迹法检测核因子抑制蛋白(IκB)降解第62-63页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第63-64页
     ·DTNB 法检测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第64-65页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第65页
   ·结果与讨论第65-74页
     ·ESM 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转位的影响第65-68页
     ·ESM 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核因子抑制蛋白降解的影响第68-70页
     ·ESM 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第70-72页
     ·ESM 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第72-74页
   ·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丹参提取物及主要活性成分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影响第76-88页
   ·引言第76页
   ·材料与方法第76-80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76-77页
     ·细胞单层通透性测定第77页
     ·酶联免疫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第77-79页
     ·蛋白质浓度测定第79页
     ·免疫组化法观察跨膜蛋白分布及细胞间隙形成第79页
     ·免疫印迹法检测跨膜蛋白表达及MAPK 活化状态第79页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第79-80页
   ·结果与讨论第80-87页
     ·ESM及主要活性成分对TNF-α诱导的内皮单层通透性的影响第80-81页
     ·ESM及主要活性成分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第81-83页
     ·ESM 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跨膜蛋白(VE-cadherin)分布及细胞间隙形成的影响第83-84页
     ·ESM 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VE-cadherin 表达的影响第84-85页
     ·ESM及主要活性成分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MAPK活化的影响第85-87页
   ·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丹参提取物及主要活性成分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跨膜蛋白复合物的影响第88-98页
   ·引言第88页
   ·材料与方法第88-91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88页
     ·胞内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测定第88-89页
     ·胞内磷酸酯酶活力测定第89页
     ·免疫荧光法检测内皮细胞间连接部位酪氨酸磷酸化状态第89-90页
     ·免疫沉淀法检测VE-cadherin 和β-catenin 磷酸化状态第90页
     ·免疫印迹法法检测内皮细胞β-catenin 与细胞骨架的连接第90页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第90-91页
   ·结果与讨论第91-97页
     ·ESM 及主要活性成分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胞内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及磷酸酯酶活力的影响第91-93页
     ·ESM 及主要活性成分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间连接部位磷酸化的影响第93-94页
     ·ESM 及主要活性成分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VE-cadherin 和β-catenin 磷酸化状态的影响第94-96页
     ·ESM 及主要活性成分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β-catenin 与细胞骨架连接的影响第96-97页
   ·小结第97-9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8-101页
   ·结论第98-99页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99-100页
   ·展望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3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义齿基托树脂改性后极化性能及压电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头痛宁经皮给药系统的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