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一、 台湾政治转型的岛内因素 | 第9-37页 |
(一) 经济因素 | 第9-14页 |
1 、 生产力的发展是台湾政治转型的根本原因 | 第9-11页 |
2 、 大资本家政治独立性增强,要求分享政治权力 | 第11-13页 |
3 、 中小资本家积极参政议政,反对国民党当局的专制统治 | 第13-14页 |
(二) 政治因素 | 第14-20页 |
1 、 老化的威权体制使国民党对社会的控制日益困难 | 第14-17页 |
2 、 党外政治组织的发展冲击国民党的一党专制 | 第17-20页 |
(三) 军队、情治系统因素 | 第20-24页 |
1 、 军、情系统是维持国民党政权的支柱 | 第20-21页 |
2 、 江南命案、李亚频事件给军、情系统沉重打击 | 第21-23页 |
3 、 军、情系统在权力体系中被边缘化 | 第23-24页 |
(四) 教育、文化因素 | 第24-32页 |
1 、 教育、科技水平的提高是台湾政治转型的催化剂 | 第24-27页 |
2 、 台湾科教水平的提高 造就大批能够独立思考的民众 | 第27-28页 |
3 、 党外舆论的迅速发展,制衡了国民党的一党专制 | 第28-32页 |
(五) 社会因素 | 第32-37页 |
1 、 社会组织的发展加速了台湾政治多元化趋势 | 第32-34页 |
2 、 民众对国民党当局产生信心危机 | 第34-35页 |
3 、 特殊的台湾省籍矛盾促进了民进党力量的发展 | 第35-37页 |
二、 台湾政治转型的岛外因素 | 第37-44页 |
(一) 祖国大陆对台湾当局的压力 | 第37-40页 |
1 、 大陆国际外交地位的提高使台湾当局的合法性受到挑战 | 第37-38页 |
2 、 大陆“一国两制”政策冲击台湾台湾当局僵化的政策 | 第38-40页 |
3 、 大陆经济发展给以经济奇迹自居的台湾当局巨大的压力 | 第40页 |
(二) 世界其他国家对台湾政治转型的影响 | 第40-44页 |
1 、 美国要求台湾当局政治改革 | 第40-42页 |
2 、 周边国家民主化浪潮对台湾的示范作用 | 第42-43页 |
3 、 民主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主要参考文献与书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