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3-5页 |
| 目录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6-25页 |
| ·分子系统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6-7页 |
| ·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7页 |
| ·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类型 | 第7页 |
| ·昆虫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7-20页 |
| ·蚂蚁分类学的发展简史 | 第20-21页 |
| ·蚂蚁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 2. 立论依据及研究目的 | 第25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5-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 ·设备及耗材 | 第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34页 |
| ·数据处理 | 第34页 |
| 4. 实验结果 | 第34-74页 |
| ·蚂蚁部分线粒体基因的DNA序列碱基成分分析结果 | 第34-36页 |
| ·氨基酸基本组成分析结果 | 第36-39页 |
| ·CO1基因与tRNA_(leu)之间的IGS(intergenic spacer)区 | 第39-40页 |
| ·蚂蚁部分线粒体基因的DNA序列多态位点分析结果 | 第40-41页 |
| ·同义替换(Synonymous)和非同义替换(NonSynonymous)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 ·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 diversity)分析结果 | 第42页 |
| ·密码子频率分析结果 | 第42-44页 |
| ·种群间转换(Transition)与颠换(Transversion)分析结果 | 第44-52页 |
| ·tRNA_(leu)二级结构图 | 第52-55页 |
| ·构建分子系统树 | 第55-74页 |
| 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74-90页 |
| ·DNA 序列碱基成分分析 | 第74页 |
| ·DNA 片段中包含的IGS(intergenic spacer)区 | 第74页 |
| ·氨基酸成分分析 | 第74-75页 |
| ·同义替换(Synonymous)和非同义替换(NonSynonymous)分析 | 第75页 |
| ·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 diversity)分析 | 第75-76页 |
| ·密码子使用频率[CU]和相对使用频率[RSCU]分析 | 第76-77页 |
| ·种群间转换(Transition)与颠换(Transversion)分析 | 第77-79页 |
| ·tRNA_(leu)基因二级结构分析 | 第79-80页 |
| ·翻译起始与翻译终止 | 第80-81页 |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81-90页 |
| 6. 结论 | 第90-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102页 |
| 附录 | 第102-108页 |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