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汗状态下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服装舒适性的定义与分类 | 第8页 |
1.2 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概述 | 第8-10页 |
1.2.1 国外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概况 | 第8-9页 |
1.2.2 国内服装舒适性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1.3 显汗状态下织物热湿舒适性研究概述 | 第10-12页 |
1.4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5 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针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测试方法 | 第14-24页 |
2.1 织物性能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方法 | 第14-19页 |
2.1.1 织物润湿性能的测试 | 第14页 |
2.1.2 织物吸湿性能的测试 | 第14-15页 |
2.1.3 织物透气性能的测试 | 第15页 |
2.1.4 织物透湿性的测试 | 第15-16页 |
2.1.5 织物导湿性能的测试 | 第16-18页 |
2.1.6 织物散湿性能的测试 | 第18-19页 |
2.2 实验方法总结 | 第19-23页 |
2.2.1 关于垂直芯吸法 | 第19-21页 |
2.2.2 关于织物的导湿性测试方法的选择 | 第21-22页 |
2.2.3 关于散湿速率测试 | 第22-23页 |
2.2.4 关于透气性和透湿性测量 | 第23页 |
2.3 结论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织物润湿性能的研究 | 第24-31页 |
3.1 纤维的润湿与接触角 | 第24-26页 |
3.1.1 平整表面纤维的润湿 | 第24-25页 |
3.1.2 粗糙表面纤维的润湿 | 第25-26页 |
3.2 含有多种纤维组分织物的润湿 | 第26页 |
3.3 织物的润湿性 | 第26-27页 |
3.4 关于表面活性剂 | 第27-28页 |
3.5 影响织物润湿的因素 | 第28-29页 |
3.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9-30页 |
3.7 关于润湿的结论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织物导湿性能的研究 | 第31-38页 |
4.1 前言 | 第31页 |
4.2 关于导湿的理论 | 第31-34页 |
4.2.1 织物芯吸的概念 | 第31-32页 |
4.2.2 芯吸理论 | 第32-33页 |
4.2.3 关于芯吸速度和影响因素 | 第33-34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4.4 结论 | 第37-38页 |
第五章 织物散湿性能的研究 | 第38-43页 |
5.1 关于干燥织物的概念 | 第38页 |
5.2 关于织物的干燥过程 | 第38-39页 |
5.3 影响织物干燥速率的因素 | 第39页 |
5.4 对针织物干燥速率的实验及分析 | 第39-41页 |
5.5 结束语 | 第41-43页 |
第六章 对湿度感觉的研究 | 第43-49页 |
6.1 已有的评价方法 | 第43页 |
6.2 湿度感觉的产生机理 | 第43-46页 |
6.2.1 湿度感觉的产生 | 第44页 |
6.2.2 产生湿度感觉的物理机理 | 第44-46页 |
6.3 湿度感觉的描述 | 第46-47页 |
6.4 湿度感觉强度的影响因素 | 第47-48页 |
6.5 结论 | 第48-49页 |
第七章 显汗状态下服装热湿舒适性设计 | 第49-57页 |
7.1 人体的生理调节机理 | 第49页 |
7.2 服装的调节机理 | 第49-52页 |
7.2.1 服装调节的目标 | 第49-50页 |
7.2.2 服装材料的特征 | 第50-51页 |
7.2.3 织物导湿快干的机理 | 第51页 |
7.2.4 服装材料的湿缓冲作用 | 第51-52页 |
7.2.5 服装的调节方法 | 第52页 |
7.2.6 服装调节的极限 | 第52页 |
7.3 显汗状态下服装舒适性设计 | 第52-55页 |
7.3.1 显汗状态下服装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设计 | 第52-55页 |
7.4 服装内气候舒适与否的评价 | 第55-56页 |
7.5 结论 | 第56-57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57-60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8.2 研究上的不足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论文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